调整结构VS改善业绩 医药板块再现“岁末重组潮”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4-12-05 09:01:31
11月29日,桐君阁发布公告称,拟将所属位于重庆市滩子口仓库用地64.75亩交由重庆市政府统一安排。该用地原账面价值3,414.56万元,移交后获得补偿总金额4,900万元。
11月29日,中恒集团发布公告称,拟将所持广西梧州市蛋白肠衣厂(简称肠衣厂)20%股权委托给实际控制人梧州市国资委出售,并签订《股权委托出售协议》。预计肠衣厂20%股权转让价将不低于2,367.7万元。
11月29日,金陵发布参股公告,拟出资1,120万元与实际控制人南京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南药集团)、南京中山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工会(职工持股会)以及该企业经营者,共同组建新的南京中山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山制药),所占股权比例仅次于第一大股东南药集团1个百分点,以32%居第二。
11月29日,*ST永生发布公告称,贵州神奇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贵州神奇药业有限公司及其实际控制人张廷芝、文邦英,与*ST永生控股子公司贵州金桥药业有限公司(简称金桥药业),双方约定将原由神奇控股及其控制人所拥有的外用药类、心脑血管类、抗肿瘤类、虚证类批准文号及相关药品品种和制剂:复方咖磷颗粒、复方呋喃西林散等两种药品的全部生产技术,无偿转让给金桥药业。
11月26日,华源制药发布公告称,拟将转让辽宁华源本溪三药有限公司(简称本溪三药)股权及该公司重大资产出售暨关联交易报告书之议案,再次提交临时股东大会表决。此前11月1日,该议案曾被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否决。
11月26日,第一医药发布股权转让公告称,拟以经评估净值为参考价再确定的协议价2425.5万元,将本公司持有的上海蔡同德药业有限公司(简称蔡同德药业)50%股权转让给上海汇通轨道交通投资有限公司。
11月25日,昆明制药发布收购资产公告,拟出资700万元受让关联方华立控股之控股子公司北京华立科泰医药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华立科泰)“注射蒿甲醚”项目。
11月24日,丰原药业发布出售资产公告称,拟以6,250万元的价格,将楼高7层、总面积8878.75平方米,位于合肥市中心区域的公司办公大楼整体出售给农行安徽省分行营业部。
岁末将至,医药板块中的上市公司接二连三推出重组举措,其真实的用意是什么呢?
谋求调整结构
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资产结构等要素不合理,一直是阻碍某些医药类上市公司持续发展的通病。随着市场竞争不断加剧,这种痼疾的破坏力愈来愈明显,调整变得愈来愈迫切。
华源集团子公司华源生命控股41.03%的华源制药,曾于今年7月发布重大资产出售公告,拟以1.6亿元的价格,将所持有的本溪三药90%股权和子公司上海华源医药营销有限公司持有的本溪三药10%股权,全部转让给华源生命控制的北药集团。然而,这宗被市场解读为“华源制药退出传统中药业、意在全力打造维生素类药巨舰”的重大产业结构和资产结构调整的重组,意外遭到挫折。
据随后于11月初召开的华源制药200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在华源生命回避表决的情况下,该重大资产出售议案被仅占华源制药总股本4.24%股权的第二大股东浙江兰溪市财政局所否决。
对于华源制药而言,在发展资金严重不足的条件下,将转让本溪三药股权获得的1.6亿元资金,充实到较具优势的主导产业VC及VB中,是目前最现实的策略选择。
因此,此次华源制药董事会决定再度向股东大会提请审议表决,希望能赶在年前完成该重大资产出售的法律程序,并为产业结构调整铺平道路。
中恒集团拟转让肠衣厂与华源制药同样有产业结构调整的意愿。资料显示,中恒集团早在2003年6月即以原持有的80%肠衣厂股权与实际控制人梧州国资局持有的95.61%广西梧州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梧州制药)股权进行置换,从此进入医药业。从近几年的情况看,中恒集团经营业绩向好,梧州制药作为“核心产业”发挥了支柱作用。不过资本金不足一直是制约中恒集团发展的“软肋”,预料,此次将肠衣厂余下股权全部转让出手,中恒集团的目的在于加快资产结构步伐,减轻间接融资的压力,以瘦身方式缓解流动资金紧张的矛盾。
至于第一医药“另当别论”。第一医药本身是资产重组的产物,其前身是“PT网点”。2001年上海新世界(集团)有限公司将辖下上海第一医药商品有限公司整体资产和所持蔡同德药业50%股权“装入”第一医药,第一医药整体经营完全摆脱亏损且持续盈利。可是,从正常公司的角度观察,第一医药近几年的盈利是在原PT网点巨额亏损“挂账”的条件下实现的。截止到2004年12月31日,第一医药经审计确认的累计亏损额为6.78亿元。而此次转让蔡同德50%股权的收入,大部分将用于弥补“历史亏损”。
着眼改善业绩
一般来说,医药类公司推行资产重组,除为了调整结构,还可以直接导致经营业绩的迅速提升。这也就是那些业绩相对较差的医药类公司为什么赶在新的一年即将到来之前进行资产重组的原因。
早在2004年11月5日,桐君桐即发布公告称,根据重庆市政府规划,公司所在的渝中区羊子坝17号房屋及占地因拟建变电站将要拆迁,获得由政府支付的拆迁安置补偿费。预计此项交易使桐君阁2004年产生约1,200万元的收益。据对桐君阁2004年度报告分析,主营业务收入27.12亿元,同比增长23.25%;净利润1,650.77万元,同比增长37.35%。表面上看桐君阁业绩较之上年度颇有成长性,但实际上如果将拆迁安置补偿等因素剔除,由主营医药商业创造的净利润少得可怜。
巧合的是,一年之后桐君阁的仓库用地又因政府整治土地储备而征用,而桐君阁以3,414.56万元的账面资产,获得政府的各项安置、补偿、以及土地转让总金额共计4,900万元,交易将对桐君阁2005年度产生约1,480万元的“新增”利润。
资料显示,桐君阁今年前三季度主营业务收入21.85亿元,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净利润814.05万元,同比增长11.9%。如果全年结算没有太大意外,其全年净利润在转让仓库用地获得补偿的支持下又将有不俗的增幅。
同样,丰原药业的重组动作,似乎也有着眼于2005年度业绩表现之嫌。
丰原药业近几年净利润水平持续大幅回落:2002年2,582.33万元,2003年1,812.01万元,2004年959.12万元,今年前三季度326.74万元。究其原因,除了丰原药业经营规模偏小、缺乏产品优势外,资金外流和投资分散。(例如2004年7月斥资1,588.8万元收购控股股东丰原集团持有的安徽丰原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72.6%的股权,也是原因之一。
今年6月,由丰原集团安排,丰原药业又斥资约1.7亿元收购丰原集团拥有江苏江山制药有限公司23.78%股权。而鉴于VC国际市场供过于求、价格低迷,虽然有较好的长期回报预期,但短期对丰原药业业绩的正面影响并不明朗。
此次卖掉办公大楼,在丰原药业看来,一方面能够收回高达6,250万元的非主营业务投资;另一方面还可以获得较丰厚的非经营收益,以弥补近几年赢利下挫的空缺。据丰原药业估计,出售办公大楼资产将为2005年度新增约1,600万元的收益。
致力稳定发展
但凡资产管理或整合,医药类公司最终目的为了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虽然金陵药业、昆明制药以及*ST永生资产重组整合的形式和内容不一样,但目的一致。
金陵药业相对于前几年经营业绩状况,今年以来主营中药业的表现较好。由于吸取了以往偏重短期投资教训,金陵药业加大了主营中药业的营销力度,前三季度主营业务收入9.31亿元,同比增长31.81%;净利润1.03亿元,同比增长47.99%。
据金陵药业公告介绍,此次出资并联手控股股东南药集团、职工持股会以及企业经营者组建中山制药,尽管其目前资产和盈利情况欠佳,但其拥有的4大剂型、20个品种表现出较好的发展潜质。而金陵药业加大主营投资,致力于主营做强做大,符合公司发展的方向。
另外,不排除金陵药业未来增持中山制药股份,获得中山制药的控制权。
昆明制药是国内首创新药——抗疟新药青蒿素蒿甲醚制剂的参与者及实施者。华立控股长期专注青蒿素产业链建设而闻名。自2002年8月华立集团控股昆明制药以来,将华立控股和昆明制药在青蒿素类领域进行整合一直是华立集团的重要战略任务。
此次昆明制药从华立控股子公司华立科泰购入“注射蒿甲醚”项目,对华立控股而言,将使其更加关注青蒿素类药的上游发展,如青蒿驯化种植、青蒿素提取以及青蒿素类药衍生物研发创新。而对于昆明制药来讲,在原有蒿甲醚品种的基础上又增添了一个新剂型。这对昆明制药打造核心竞争力、扩大青蒿素类药经营规模,进而提升经营业绩,具有深远影响。
目前*ST永生是医药类公司仅有的未“摘帽”公司之一。但神奇控股及其实际控制人2003年3月入主,并将金桥药业置入后带来业绩好转、态势向好的趋势,只是因别的缘故导致股权一时难以过户。2004年*ST永生主营业务收入7,615.04万元,净利润1,509.63万元,而上年两项指标分别为2.424.45万元和负2,803.84万元。
明眼人知道,此次神奇控股及其实际控制人将部分产品批文及生产技术无偿转让给金桥药业,表面看只是一个交接手续,但是不可忽视这次转让的意义,最起码,产品批文及技术无偿转让能够避免将来神奇控股及其实际控制人与*ST永生之间的关联交易,有助于加快*ST永生控股权的转移进程,更有利于*ST永生新主营业务中药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作者:广义)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