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怎样做到饮食有节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6-12-06 02:28:47
饮食有节是一种饮食科学。所谓“节”,其含义有三:一是节制,指节制饮食,即不偏食、不嗜食、不多食;二是节律,指饮食要定时定量;三是节忌,指要忌口,身体不需要的,对病情有妨害的,不清洁卫生的饮食,均为禁忌。
■不偏食、不嗜食、不多食休 闲 居编 辑
没有一种天然食品能包含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即使是牛奶、鸡蛋,也难免美中不足。牛奶含铁很低,鸡蛋含人体必需的维生素较少。所以,单靠吃某一种食物,不能满足人体需要,甚至会引起营养缺乏症。只有样样都吃,样样又不多吃,方能发挥营养素的互补作用,满足机体对多种营养的需要。
也不要嗜食和多食,老年人要少食多餐。因为老年人肝脏合成糖元能力降低,对低血糖耐受力较差,容易感到饥饿和头晕。因此,睡前、起床后或两餐间可适当吃少许食物。一般每日可安排5餐,每餐量不宜太多,餐间不吃零食,特别是不要吃甜食,以免影响食欲,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切忌暴饮暴食,美餐、宴席也不多吃。否则,就会破坏胃肠、胰胆脏器功能,严重者会造成急性胃肠炎、急性胃扩张、急性胰腺炎,诱发心脏病等。
■定时定量与节食长寿
祖国医学早就强调要定时定量,不过机过饱、不过冷过热、不暴饮暴食、不偏嗜偏食。孙思邈说:“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意思是老年人不宜一顿吃得很多。节食可以长寿。捷克科学家曾对1400名处于正常热量供应状况下的60--64岁的人进行了试验研究,其中668人每天吃1-2顿饭,每3人中就有1人患不同类型的心血管疾病;156人把同样的饮食量分为5次吃,即每天吃5顿,总量不变,患心血管病的人数是1/6,比1天吃3顿者的患病率下降13.3%。
成都市120岁的郑洪兴老人的长寿诀窍是:早上牛奶鸡蛋、中午肉菜米饭、晚上一碗素面。而且定时定量,从不多吃。他一生没有大疾,120岁时仍能读书看报。
■重视饮食节忌
食物有寒、热、温、凉四气和辛、酸、甘、苦、咸五味之异。祖国医学认为“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用温热的食物治疗寒症;用寒性食物治疗热症,以达到阴阳平衡、身体康复之目的。如高热汗出、伤津耗液,宜选有清凉、滋润作用的瓜果饮料或食品,如西瓜、蔗汁、梨汁、藕汁、荸荠汁或其他果汁,既清热又补养,是较好方法:加冬天怕冷、四肢不温的人,则可吃羊肉、牛肉、狗肉、鸡肉等偏热性食物,食后确有温暖感觉;如肾阴不足、肝阳上亢的高血压病人,有头昏目眩者,可多食贝类海产食品;久痨阴虚、易感风寒的人,宜常煎服生姜、大枣、红糖,以益气温中、散寒健脾;如肺热咳嗽者多食雪梨、百合、白果等。
五味能人五脏而起作用,如辛味多有发散和行气和血作用,故能解表止痛化瘀,过剩则能散气;甘味多有和缓及补养作用,故能养阴和中,多食则能变塞气机,使腠理不通;酸味有收敛固温作用,能治久泻、脱肛和遗精,多食则易使筋挛;苦味有燥湿和泻下作用,故能爆湿泻火、通便健脾,多食则寒中;咸味有软坚润下作用,能散结、治痰核瘰疬、通便等,多食则导致血凝。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伴咳痰者,宜多食蔬菜、豆类(马兰头、荠莱、豌豆苗、草头之类)和水果(梨、荸荠、枇杷、桔子、莲藕、鲜莲子),多饮萝卜汁、梨汁、桔汁和猎肺汤,忌食一切辛辣刺激动火之物(如辣椒、生姜、洋葱、韭莱、胡椒及酸醋腌过的食物)。
饮食不过饱,禁烟酒,以免助热动人、灼伤肺络。因此必须戒烟酒,忌海腥发物(虾子、磅蟹)等。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