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山的用处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6-02-23 05:07:37
>>>>>>>>提问休闲 居 编辑
>>>>>>>>休闲养生网回答:潍山(山药)
山药
补脾养胃、补肺益肾。可用于治疗脾虚久泻、慢性肠炎、肺虚咳喘、慢性胃炎、糖尿病、遗精、遗尿、带下等症。
一、山药简介
山药是一年生或多年生缠绕性藤本植物,能形成地下肉质块茎,又叫做大薯、薯菠、佛掌薯等。山药按起源地分亚洲群、非洲群和美洲群。各个种的驯化是独立进行的,历史久远。中国是山药重要原产地和驯化中心,2800 多年前就有栽培。
有些热带国家以山药为主食。西非及尼日利亚产量最多,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2 ;中国除西藏、东北北部及西北黄土高原外,其他各省都有栽培。
中国栽培的山药有两个种。普通山药(又叫做家山药)和田薯(又叫做大薯、柱薯),主要分布于台湾、广东、广西、福建、江西等省(区)。
鲜山药含水分76.7~82.6 %、碳水化合物14.4~19.9 %、蛋白质1.5 一~1.9 %以及副肾皮素。可炒食、煮食、糖馏,干制入药滋补强壮剂,对虚弱、‘漫性肠炎、糖尿病等有辅助疗效。
二、山药的药用价值和功效
山药,既是食用的佳蔬,又是常用的药材。人工种植的山药,肉色洁白,味甘粉足,个大质坚,多供食用。
山药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块根,具有补脾养胃、补肺益肾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虚久挥、慢性肠炎、肺虚咳喘、慢性胃炎、糖尿病、遗精、遗尿、带下等症。
山药作为保健食品,在我国至少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成书于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将山药列为上品,不过当时的山药可能是野生的,还未进入人工栽培阶段。到了唐代,《四时纂要》引用道士王所著的《山居要术》,对山药栽培作了较为详细的记载。中医认为,山药“主伤中补虚,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许多古典医籍都对山药作了很高的评价。在民间,山药是人所共知的滋补佳品。它含有蛋白质、糖类、维生素、脂肪、胆碱、淀粉酶等成分,还含有碘、钙、铁、磷等人体不可缺少的无机盐和微量元素。
现代科学分析,山药的最大特点是含有大量的黏蛋白。黏蛋白是一种多糖蛋白质的混合物,对人体具有特殊的保健作用,能防止脂肪沉积在心血管上,保持血管弹性,阻止动脉粥样硬化过早发生;可减少皮下脂肪堆积;能防止结缔组织的萎缩,预防类风湿关节炎、硬皮病等胶原病的发生。许多滋补方剂,如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归脾汤、参等白术散等中药都含有山药。从明代流传至今的益寿食品——珍糕,是由山药、山植、麦芽等8 味中药研为细末,和玉米粉制成的糕,用于治疗老人、小孩的脾胃虚弱,食少腹胀,面黄肌瘦,便溏泄泻之症,效果显著。
山药的食用方法很多,如对脾胃虚弱症,用鲜山药200 克、大枣30 克、梗米适量,煮粥加糖调服;或鲜山药100 克,小米50 克,煮粥加糖食用;另用山药配扁豆、莲米等煮粥服用亦可。对肺虚久咳、肾虚遗精等症,可取鲜山药l0克捣烂,加甘蔗汁半杯和匀,炖热服食;亦可单用山药煮汁服用。山药属于补益食品,又有收敛作用,但有湿热寒邪以及患便秘的人等不宜食用。
[Page]
三、山药临床应用
山药,甘、平,归肺脾肾经,生产于河南,以沁阳、博爱、温县等古怀庆地区所产质量最佳,习称“怀山药”。怀山药具有益气养阴、平补三焦之功,故《神农本草经》列之为上品,现广泛应用于脾肾亏虚诸证,亦可用于多种皮肤病等。
山药甘平健脾,肝郁脾虚带下,多用完带汤加减,若脾虚湿滞带下,与扁豆配伍,健脾除湿,如扁豆饮,若脾湿热带下黄稠,与黄柏、车前子同用,如品黄汤,若脾虚带下赤折,多与海螵蛸、生龙牡、茜草同用,如清带汤。
山药成份:块茎含皂甙、粘液质、胆碱、淀粉( 16 % )、糖和自由氨基酸;还含止权素、多酚氨化酶、维生素C5 、二羟基苯已胺,粘液中含甘露聚糖与植酸。
山药味甘性温,入脾、肾经。功能:补脾胃、强肾固精、治带下。
临床应用如下:
1 .补脾胃:配白术、党参、茯苓、扁豆、莲子肉、芡实等常用于脾胃虚而至大便演难愈,全身乏力、脉虚等,因此山药有补脾胃而止泄的作用。
2 .益肺气:本品有补脾胃以益肺气的作用,常配合黄芪、党参、陈皮、白术、五味子等,用于肺气虚而致的气短乏力,声懒言、自感胸申气少、右寸脉虚等症。
3 .强肾固精:山药有强肾固精的作用。常配合生地、熟地、山芋肉、五味子、锁阳、金樱子等用于肾虚而滑精、遗精等。
山药生用能补生精、益肺肾之阴而治消渴。以上消明显者可配伍天花粉、葛根、麦镜头、知母、生石膏、黄荃、五味子、沙参、乌梅等同用。以中消较明显者,可配伍生石青、知母、葛根、花粉、黄精、生地等同用。以下消为甚者可配伍生地、熟地、茯苓、山芋肉、五味子、丹皮、泽泻等同用。临床上根据以上经验和理论,随证加减,用以治疗糖尿病、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4 .治带下:脾肾两虚、湿邪注于下焦可发为带下病,寒湿重者多为“白带”,湿热重者多为“黄带,或“赤带”。山药既能补脾胃以化湿邪,又能固肾气以止带下。治白带常与白术、苍术、茯苓、乌药、车前子、吴芋、锻龙牡同用。治黄带常与黄琴、黄柏、白果、车前子、芡实、苡仁等同用。治赤带常与黄柏炭、茜草炭、川断炭、生地、丹皮、寄生、茯苓、白茅根、旱莲草竺同用。
补脾胃、益肺气、治带下用炒山药,强肾生精消渴用生山药。用山药时,有时可产和腹中胀闷,气奎、食欲不振等副作用,这时可配用陈皮。
5 .宜忌:腹胀,中焦满闷,有实邪者忌服。
另外,山药粉同曲米酿酒,或同人参、山芋肉、五味子诸药浸洒煮饮,有治头晕、补脾胃、益精髓的作用,可开发制作系列山药酒,作为药用滋补剂。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