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片类药物耐药性罪魁祸首“揪出”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6-08-13 11:00:18
吗啡、杜冷丁等麻醉台上常用的阿片类药物,在让病人“忘记疼痛”的同时,也会产生耐药性。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张旭博士指导的感觉系统研究组及其合作者,发现了斩断吗啡等阿片类药物耐药性的关键分子,这项重要成果的论文8月26日发表在国际顶级刊物《细胞》杂志上。专家认为,该研究不仅揭示了
吗啡镇痛作用的新原理,更找出了其间产生耐受性的罪魁祸首,为开发新型持续奏效的镇痛药提供了理论基础。
据介绍,人体内的P物质是一种蛋白质大分子,名叫“P物质前体分子”。张旭博士等研究人员发现,这个大分子是调控吗啡等镇痛的关键。研究人员通过动物研究还发现,只要剔除小鼠体内的P物质基因,小鼠就不会产生吗啡等耐受,镇痛效果也大幅提高。由此得出P物质基因就是产生耐受性的罪魁祸首。该研究突破了痛研究中对于P物质的传统认识,认为P物质不单纯是一种致痛物质,更是直接调控吗啡等阿片类药物镇痛功能和耐受性的关键分子。
张旭博士说,此项研究突破了以往痛觉调控系统的传统认识,也给临床治疗以启发,只要抑制人类的P物质基因,就有希望开发出全新止痛药――只镇痛、不耐受,效果持久,而不必加大用量。但张旭同时也表示,该成果目前只能解决吗啡类药物的耐受性,还无法阻止其上瘾的副作用。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