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酒是近几年保健品市场杀出的一匹黑马,它凭借酒类庞大的销售网络和保健品市场的良好基础,虽也沉沙折戟,但这市场却不见萎缩,只是各品牌间差异巨大,各地区的销售情况也不尽相似。大致说来,南方销售强于北方,沿海销售差于内地,城市居民购买力的高低与产品品质的好坏没有必然关联。
这种奇特现象的产生缘于保健酒属性的特殊。以华东市场为例,目前运作得比较好的是劲酒、椰岛鹿龟酒以及朗力福龟蛇酒。前两个是全国品牌,后一个是区域品牌,另外还有一些销售也不错,如宁夏枸杞红、上海昂立养生酒、致中和黄酒等。
■ 上市:先天不足
从常规营销的角度讲,企业首先必须找准市场定位,包括消费者定位、价格定位,然后才是产品定位、功能定位、诉求定位。可事实上很多保健品企业业主本是药用原料供应商,后看见保健品产业利润丰厚,才利用现有的资源委托科研机构研发保健品,然后细分市场将产品推广上市。再加上卫生部批准的24项保健功能,使所有保健产品的功能只能往里靠,最终造成27%的保健品“调节免疫”性能雷同,这使产品同质化程度很高。这些保健产品在上市之初已经先天不足,企业是能生产什么就卖什么,而不是遵循“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的客观要求,很多保健酒产品就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诞生了。
■ 调查:不容乐观
产品上市本是一个严谨的过程,保健酒比之一般的酒类有其特殊的地方,它既不能等同于一般酒类,也不能完全按保健品的营销思路去操作,在整个推广过程中,它必须兼顾酒与保健品两者的共性与个性。那么,把持好两者间的平衡,是否就可以取得成功呢?
笔者曾经在苏北一个中型城市做了市场调查,结果颇让人感到意外。虽然当地商场超市陈列着劲酒、椰岛鹿龟酒等“健”字号保健酒,也有“食”字号的朗力福龟蛇酒,但超过60%的被调查者回答平时没有喝保健酒的习惯;有87%以上的人称只饮白酒;在选择酒作为礼品的人群中,将近90%的人称会选择白酒。虽然被调查者选择白酒多是因为一种习惯,但改变一种习惯何其困难,当地人对白酒偏爱至此,开发保健酒市场的艰难由此可见一斑。
■ 出路:保健餐饮
要改变消费者漠视保健酒的状况,关键要凸显保健酒的独特优势。
首先在产品定性上,保健酒具有卫生部的健字批文,要姓“保健”而不是姓“酒”。在此基础上进行品牌延伸和内涵细化,同时注意将保健酒的保健功效通过酒这一载体来实现。与一般保健品相比,保健酒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可以进行功效诉求,更能借助酒文化提升品位,从而进一步强化品牌形象。
保健酒在上市过程中,前期的正确定位至关重要。在产品卖点上,可以从批注功能上进行深化,使之具体化、形象化。比如诉求抗疲劳功能时,可以提出简单的服用对比,使消费者更容易记忆和理解。
在渠道定位上,保健酒有别于一般保健品。酒是饮品,可以走餐饮路线,湖北“劲酒”在餐饮市场上做得非常成功,原因就在于它最早推出100ml装的包装规格,在大打健康牌的同时,洞悉了消费者的饮用习惯,从而实现了保健酒在餐饮渠道的成功销售。
其实从餐饮渠道上讲,保健酒与白酒相比还是有先天劣势的,无论是口味还是饮用习惯,它都不能与白酒抗衡。要想在餐饮市场上不遭致滑铁卢,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1.诉求大打健康牌,白酒多饮伤身,保健酒却健脾开胃;2.选择38°以下低度酒系列,与其健康的概念吻合;3.产品包装外观设计中突出保健品的健康气息;4.考虑餐饮习惯,合理开发单品结构,注意单次饮用容量;5.多举行现场促销活动,并保证给餐馆足够的利润空间;6.回避保健酒的药味,强化口感诉求,宣传要以产品形态为主,如诱人的酒体色泽等。
■ 重心:礼品市场
保健酒真正的销售重心应该是礼品市场。礼品市场虽然竞争激烈,但出货量大,利润率高,尤其适合树立产品形象,各商家自然不能轻易放过。保健酒产品的开发应具有互补性,要充分考虑目标人群的消费习惯和购买用途。一般而言,超过50%的人群送礼的价位选择在100~200元,而在这50%的人群中,又有超半数的人认为广告是决定其购买的首要因素,所以保健酒的广告大战在所难免。
需要注意的是,保健酒面临的竞争不仅仅是酒类的竞争,也包括所有的保健品,所以必须努力寻找机会点和竞品空档,比如保健酒缺乏高端产品,是否可以开发一种具有显效功能的高档礼品,在宣传酒文化品位的同时,进行健康新概念的传播。保健酒是一个很有市场前景的产业,只要企业耐心进行产品形象体系的建设,扎实构建销售网络,深挖产品内涵,不断赋予产品生命力,必将带来丰厚回报。
(转摘自“医药快讯信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