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伟哥”遭遇价格危机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3-30 03:15:10
历时数年、备受瞩目与争议的有关“伟哥”的话题终于以一个名正言顺的药品的问世而尘埃落定。8月30日,怀揣“伟哥”商标和新药证书的广州威尔曼药业董事长孙明杰在京宣布,国内惟一具备“伟哥”商标合法使用权的用于治疗ED(男性勃起障碍)的国家新药“伟哥”即日起正式投放国内市场,每片定价50元,作为一般处方药凡是具有处方药经营权的药房都可以销售。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借助“伟哥”这个天然的品牌优势和比辉瑞“万艾可”更广的渠道优势,中国“伟哥”将上市后第一年的销售目标定为4亿元,将一举成为中国ED药市场老大。
休 闲 居 编 辑
中国伟哥落入辉瑞“价格陷阱”
然而,局势可能并未如孙明杰董事长所设计的那样美妙,一方面经过几年的恶炒,“伟哥”这枚商标的含金量已经大打折扣,甚至已经成为所有这类产品的一个代名词,即使现在专供某一产品使用,究竟能够带来多大的实际收益恐怕还很难讲;另一方面辉瑞将万艾可销售不理想的原因归咎于渠道固然是一个因素,但辉瑞讳言万艾可价格过高这一更重要的原因则有意无意地误导了ED药厂家,使得大家错误地认为只要销售渠道比辉瑞受限制少就解决了一个最核心的问题,如果价格再比万艾可低一些,就没有理由卖不好,如今孙董的产品还多了一个响亮的名字“伟哥”,似乎更是如虎添翼,夸下4个亿的海口似乎也在情理之中。将辉瑞作为参照物成了其他ED药厂家的通病。
一位早年经营“黑市伟哥”如今已经“金盆洗手”的老板认为,包括辉瑞万艾可在内的几个ED药之所以没有卖好,最根本的原因是价格过高,给了经营“黑市伟哥”者极大的可乘之机,现在“黑市伟哥”每年保守的销售额也应该在20亿以上,而辉瑞的万艾可今年可能才能上亿,其他几个国产的药物更不值得一提,如果万艾可的价格降到40元以内,“黑市伟哥”将自然消失,辉瑞万艾可在中国的销售收入将至少达到10亿元以上;如果辉瑞不降价,国产ED药能够降到30元左右也能极大地压缩黑市的规模,几个亿甚至10几个亿的市场将唾手可得。可惜,辉瑞没做到的事,国内药厂也没有做到。
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板指出,如今这个拿到伟哥商标的产品现在的定价犯了和前面两个产品(俏哥和哥达)同样的错误,都定的是五六十元这个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价格,结果是既威胁不到辉瑞也威胁不到黑市,热闹一阵子就销声匿迹了。他指出,以辉瑞公司的巨大投入和精耕细作的能力,国产伟哥靠正面交锋是难以撼动万艾可的地位的,如果想有所作为,必须拿起我们在其他行业屡试不爽的价格战的武器,趁辉瑞没有大幅度降价的时机,一步到位把价格降到合理水平,抢占更庞大的市场。
事实上,辉瑞中国公司也深知价格是影响市场规模的最重要原因,辉瑞的几个干部在私下都认可这种说法,但制定什么样的价格要听美国总部的,中国辉瑞做不了主。
“黑市伟哥”真相
这位老板所说的合理的价格水平指的是目前“黑市伟哥”的20元左右,据悉,目前在黑市上,根据质量差别,1公斤西多酚(辉瑞万艾可的主要成分,俗称‘伟哥粉’)的价格在2000元~3000元不等,每公斤西多酚可生产10000(100毫克装)粒~20000(50毫克装)粒万艾可,每粒成本仅有一两毛钱,如果加上包装等各种成本,每粒也不超过1元钱,这样的成本卖到20元已经是罕见的暴利,他实在想不出有什么理由去卖到50元以上。“辉瑞可以以研发成本为理由把价格定得更高,但如果脱离了中国人收入水平的实际情况就不要怪中国老百姓不买正宗产品而去买黑市产品了。”这位老板并不为自己当年的行为感到内疚。
据他介绍,中国市场上开始出现“黑市伟哥”可以追溯到1998年,当时一公斤西多酚是8万元,那以后的3年时间里,国内出现了近千种各式各样的“黑市伟哥”,几乎所有的宣称壮阳的产品都掺了西多酚,其中的95%没有批号,著名的“三便宝”胶囊的年销售额曾经超过2亿元。直到2000年国家注意到这个现象并具备了检测手段后,这种情况也并未收敛,只是大家做得越来越隐秘,有的采取在销售的时候搞买滋补产品(没有掺西多酚)送速效产品(掺西多酚)的方式来应付检查,甚至有的产品不将西多酚直接掺在药粉中,而是用生产胶囊壳的时候掺在胶囊壳的原料中的办法来逃避。
进入2002年后,一种新的原料开始被中国的厂家生产出来,这就是美国礼来公司的ED药“犀力士”,由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这种原料至今没有掌握检测手段,因而这种原料已经逐渐取代西多酚成为“黑市伟哥”的主要原料之一,但由于价格偏高(20000元/公斤),一些企业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仍然回头来继续使用西多酚。他指出,那些胆敢宣称能够壮阳的食品肯定都掺了东西,不是西多酚,就是犀力士。
这位老板称他在“事业”最辉煌的时候,年销售额一度达到上亿元,但那时侯他就意识到,如果万艾可的价格能够大幅度下降到比黑市贵15元左右,那么大多数消费者都会选择辉瑞。“可惜,整整一年时间过去了,我没有看到任何降价的迹象。”(中国经营报)
(转摘自“中国医药经济信息网”)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