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出现的“医药分家”撼动现行医疗体制核心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3-30 06:14:52
新华社信息上海12月9日电(记者徐寿松)在药费利润占据医院收入半壁
江山的“以药养医”体制下,如果有医院只看病不卖药,那会被人疑是天方夜
谭。但眼下,上海海江医院破天荒地关闭医院药房,专事诊疗;卖药则由从社会
上引进的平价药店担当。“医药分家”胎动沪上,现行医疗体制的核心终被撼
动。
医院药店:各打自己如意算盘
11月14日,一份《关于海江医院与“开心人”大药房合作的请示》递交
到上海市虹口区卫生局。与此同时,平价药店“开心人”大药房进驻海江医院的
“请示”也已送到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虹口分局。这是一个强烈的信号:
平价药店图谋医院用药市场,民营医院决计“医药分家”。
“开心人”大药房总经理刘俊杰告诉记者,与海江医院合作的具体模式是:
海江医院关闭自有药房,医院用药交由进驻医院的“开心人”大药房提供,医院
只管诊治、开方、护理,不再管药。病人拿着处方,可到医院内的“开心人”药
房购药,也可以到其他任何地方购药。“开心人”海江医院药房将利用其平价药
房的渠道统一进药,统一定价。与其他医院药房比,这里药品总量不少,药价平
均要低30%以上。
“医药分家是必然趋势,只是先走后走一步的问题。对于我们这样的民营医
院来说,现在是迈出这一步的时候了。”海江医院院长施承中说。海江医院是个
从部队医院改制过来的民营地段医院,知名度不高,不享受医保定点政策资源。
在“开心人”等4家享受“医保定点药店”这一政府特许资源的平价药店冲击
下,海江医院日就诊人数不过百十来人,基本处于“半饥饿”状态。而“开心
人”大药房拥有大量的客户群,药品日均销售达十多万元。海江医院要在短时间
内增加门诊人数,借力“开心人”大药房以平价药吸引来者,实是上策。而一旦
就诊人数增多,跻身医保定点医院便只是时间问题。“开心人”大药房能以体制
外之身挤进医保定点药店之列,即是榜样。
而“开心人”大药房也自有算盘:虽日进十多万元,但毕竟药品消费8成以
上在医院,只有把药房开进医院,才可能占领药品主战场。于是二者一拍即合,
医药分离胎动沪上。
令人普遍担心的是,医药分离后,医院能维持下去吗?施承中院长说,海江
医院的实践证明“完全可能”。9月份,这家医院尝试对152个常规药品降价
30%左右,结果,药品收入下降3成,但门诊量翻了一番,由日均100多人
增加到200多人,因而医院总业务收入不降反升,10月份尚赢利3万元。
“这说明医院是能够承受药房剥离的。关键看你怎样加强内部控制,提供优质医
疗技术与服务,从而扩大诊治规模效应,实现技术、服务性收费成为医院收入的
主体。” 政府部门:不批不查密切关注
医院与平价药店合作,术业专攻,各司其责,这一在全国也闻所未闻的新生
事物能不能获得卫生、药政部门批准?对于卫生局来说,这是道难题:平价药房
开进医院的合作方式在中国医疗体制内史无前例,对现行卫生政策是个冲击,卫
生局批与不批都无章可循。而按规定,海江医院是非营利性医院,免缴营业税等
税种,可“开心人”大药房属营利性商家,双方一旦牵手,税该如何收?且非营
利性医院的药价只能在卫生与物价部门核准价的基础上浮动10%,可“开心
人”大药房的药价比现行核准价平均低30%以上,双方携手后药价该怎么定?
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同样感到棘手:医院药房从没有对外售药的先
例,而“开心人”海江医院药房将来肯定是要对外营业的。批还是不批?王龙兴
局长明确表示,只要能让老百姓真正得益,有利于推动“三医联动”改革,药监
局一定支持。对于海江医院与另一家药店之间不满300米距离,有违300米
内不能开两家药店的上海惯例,药监部门还是决定网开一面。
左右为难的卫生局最终也表示,给海江医院一次“做试验田”的机会。虹口
区卫生局医药管理科王科长说:“因为没有规章,无所谓批不批。先让他们做起
来,我们既不批也不查,而是密切关注。”
对卫生经济学颇有造诣的复旦大学经济学副教授丁纯博士说,药政部门放手
让海江这个不大的民营医院提供一份试验样本,这实在是个聪明的做法--如果
成功,则为下一步向大中医院推广医药分家积累了经验教训;若失败,那是民营
医院自己的事,再说民营医院“船小好掉头”,也不至于有大的震荡。
医药分家:能否燃起燎原之势
海江医院毕竟只是家民营地段医院,与全上海50多家三级医院相比,它只
是个弟弟。它与“开心人”平价药房合作点燃的“医药分家”星星之火,能否在
我国的医疗体制改革中燃成燎原之势?
问题的关键是,一半以上收入来自药费的医院一旦割断了与药品之间的“脐
带”,将何以生存?目前,我国医疗卫生机构主要由政府办,而政府投入又严重
不足,公立医疗机构不得不靠创收来弥补亏空,客观上追求的不再是“效用最大
化”,而是“利润最大化”。一方面,医疗服务价格按照扣除财政补助定价,未
充分考虑医疗行业高风险、高技术难度等因素,在整体上低估了医疗服务的价格
水平;另一方面,政府对药价却实行差价制度,这便导致药品加成收入成为医院
主要的收入来源。
上海市卫生局一位负责人向记者表达了如下“个人观点”:在上述医疗体制
下,绝大部分医院并不具备承受医药分家的财力。公立医院几乎离不开靠卖药的
利润补偿医院收入,一旦医药分家,失去药品利润的支撑,“大医院是死是活难
说,地段医院肯定全死光”。因而,“医药分家”的首要前提是医疗技术劳务价
格的价值回归。
在民营医院,医疗服务定价不成问题;而在公立医院,医疗定价怪圈与医疗
体制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丁纯博士指出,医药分离的根本出路还在公立医院产
权改革。他建议,在政府补偿不足,医疗技术劳务价格不到位的情况下,不妨鼓
励社会资本参与政府所办医疗机构转制,改变目前公立医院的垄断局面。毕竟,
从眼下看来,医药分离的成败,事实上仍由大医院掌握着话语权。只有一些有竞
争力的医院进入市场,对公立医院的优势地位真正构成冲击,医药分离才可能真
正在竞争中实现。
休 闲 居 编 辑
(新华社提供,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