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医药工业生产增长总体回落,营业收入增长一波三折,中成药生产的增长“非典”特征十分明显,而化学原料药生产一路回落,出口增长高于进口增长,但进口价格相对走高。 化学原料药生产经历了大起大落,经历了年初到年中的VC价格大涨和进入3季度价格的大幅度回落以及年末的企稳。 “非典”助推中药生产,但饮片行业的形势不容乐观,一些企业的出局在所难免。 药品零售遭遇平价冲击,流通费用居高不下造成零售企业的亏本经营和外资进入这一领域的步履蹒跚。 2004年,预计医药工业全年经济增长大体与2003年持平,药品价格将会继续呈现下行趋势,基于GSP和GMP,医药生产企业和零售企业的并购重组将会进一步加剧,医药企业间差距拉大的势头将进一步发展。 一、医药工作总体经济运行态势 1、医药工业生产增长总体回落,营业收入增长一波三折,中成药生产增长的 “非典”特征十分明显,而化学原料药生产一路回落,出口增长高于进口增长,但进口价格相对走高 据统计,2003年,医药工业共完成工业增加值1178.79亿元(其中医药制造业完成1098亿元),同比增长19.67%,经济增长明显呈现自6月份以后的增幅回落态势,4季度,经济增长基本趋于稳定;全年,医药工业共实现销售收入2962亿元(其中医药制造业完成2751亿元),同比增长19.2%,销售收入增长波动总体呈现一波三折的运行态势,“非典”之后的调整在9月份以后逐步得到体现。 从中成药和化学原料药生产及其增长情况看,2003年共生产中成药60.28万吨,同比增长18.36%,生产增长呈现自5月份以后增幅明显回落的态势;医药工业全年共完成化学原料药80.33万吨,同比增长16.4%,与中成药生产波动有所区别,化学原料药生产波动呈现自年初增幅持续回落的态势。 2003年,医药产品出口创汇累计完成28.59亿美元,同比增长23%,累计出口医药产品30.37万吨,同比增长16.2%;医药品累计进口17.09亿美元,同比增长19.1%,进口数量为30499吨,同比增长0.3%。进口单价总体呈现上升态势,而出口单价自4月份后一路回落,到12月份才出现较大回升。 2、经济效益同比提高明显,效益增速放慢 2003年,医药工业共实现利润273.95亿元(其中医药制造业256.1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8%。到12月底,产值利润率为9.21%,同比提高0.74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16.06%,同比提高1.77个百分点;成本费用率为10.23%,同比提高0.39个百分点。 从实现利润的行业构成看,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业实现利润86.27亿元,占医药工业总实现利润31.49%,其次是中成药制造业,实现利润为64.33亿元,占23.48%,再次是化学药品原药制造业,实现利润为53.96亿元,占19.7%,生物、生化制品制造业处于第四,为24.78亿元,占9.05%。以上4个行业占医药工业实现利润的比重近84%。 3、行业总体价格水平下降,但行业间变化不同 从价格总水平变化的方向看,2003年医药工业价格总体呈现稳中有升态势,但总体价格水平普遍低于2002年。从行业价格水平同比看,化学原药和制剂同比分别下降0.029、0.019,中成药价格同比下降0.006,生物制剂下降0.026,中药饮片同比提高0.007,卫生材料和医疗器械分别增加0.027和0.01,医疗仪器设备增加0.01。 4、集体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改善明显,但产品附加值低成为其进一步成长的瓶颈。 从2003年医药工业不同经济类型企业主要经济指标看,集体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改善明显,其销售收入增长居各经济类型企业之首,总资产周转率同比提高0.13,流动资产周转率同比提高0.4,存货周转率提高2.55,应收帐款周转率提高0.92,表明其销售、库存和应收帐款都得到较大程度提高;股份制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改善也比较明显,其销售、应缴增值税和利润增长都处于各经济类型企业的前列,从周转率指标看,其同比改善程度仅仅低于集体企业;港澳台及外商投资经济在周转率指标方面同比多有下降,而其在实现利润构成方面的业绩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外资企业产品的附加值相对较高,如果在控制存货和促销方面加大力度则总体业绩会更好。 5、华东是我国医药工业最为集中并且最具活力的地区 不论按销售还是按利润排名,江苏和浙江都处于我国医药工业的前两名。在整体区域分布上有6个省市的销售收入在200亿元以上,5个省市在100~200亿元之间,6个省市在50~100亿元之间;从销售排行看,有11个省市赢利在10亿元以上,16个省市为1位数,4个省市不到亿元。 (转摘自“全国医药统计网”)休 闲 居 编 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