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医疗技术呼唤准入规范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3-30 22:18:41
1984年到1994年,心脏介入治疗在我国每年开展不足30例;1998年,增长到5000例;2003年,达到3万多例;2004年,估计超过5万例。巨大的病患市场,可观的经济收益,展示医技实力的渴望,不断刺激着这一高新技术遍地开花。在直线上升的数据背后,是对其准入制度的迫切呼唤。
心血管治疗是当代医学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1977年德国首创介入治疗后,这一高新技术以疗效显著、创伤小、起效快、病人痛苦小受到广大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青睐。介入手术平均需要放置1.9个到2.1个支架,以每个支架1.3万元到3.5万元计算,手术的费用少则3万-5万元,多则10万元左右。如今,介入治疗已经成为影响心血管临床学术地位、甚至医院等级评定的重要因素。目前仅在上海,就有39家医院开展心脏介入手术。哪些医院有能力做,哪些人能够做,需要哪些设备,在蜂拥而至的病人面前,在医务人员和医院展示能力的愿望面前,都变得不那么严格。休 闲 居 编 辑
与此同时,手术失误乃至失败的消息也频频传来。钢丝穿破血管、血管爆破等医疗事故的发生使得官司不断。上海市心脏介入质控中心主任、瑞金医院沈卫峰教授告诉记者,有的医生操作经验不足,手术指征掌握不严格,轻则发生不应有的并发症,或给病人多放支架、大大增加了经济负担,重则引起病人动脉血管破裂、血管阻塞造成心肌梗死。
心脏介入疗法的现状,折射的是医疗高新技术的隐忧。众多专家对行业发展忧心忡忡--作为高风险的医疗高新技术,在推广时更要对资质严格把关。虽然医学提倡大胆创新,勇于为病人救治承担风险,但是医学的服务对象是病人,不像制作机器可以推倒重来,绝不该冒不必要的风险。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教授曾经实施过我国首例药物支架心脏介入手术,他坦言:医疗要如履薄冰,但是我们许多医务人员脑中没有这根弦,因为治好了没好评,治坏了也没惩罚。在西方医学界,执业许可成为规范医务人员执业、尤其是开展高风险医疗技术的有效方式,如果发生不该有的错误,医生将在定期的审核中被判定不具备开刀的资格。
早在2003年,在卫生部的组织下,我国18位心内科顶级专家会聚北京,制订了心脏介入治疗的指南;在此基础上,2004年,全国心血管介入诊疗管理办法的草案也制订完毕。如果颁布实施,这将是我国第一个医疗领域的准入制度。然而,谁来管?如何管?草案至今停留在案头。
我国每年新增冠心病患者600万例,一方面,是大批得不到合适治疗的病患,一方面,是不应有的损伤乃至死亡。面对日益严峻的局面,去年12月,由中华医学会领衔,全国成立了9个心脏起搏和电生理专科医师的培训基地,开始对实施介入治疗的医务人员进行培训、跟踪随访,在接受培训人员还不具备单独开展手术能力的情况下,培训中心将派出专家指导帮助。拥有了培训的基础,严格的准入规范适逢其时。
专家指出:准入制度绝不是一扇垄断的门,把中小医疗机构关在高新技术的门外;而是一扇保障病人生命的门,将不应有的浮夸、不具备能力的冒进、不负责任的草率关在门外。
(新华社提供,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