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白领流行“同事文化”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1-05 16:49:04
有职场老手曾经劝告大家,不要试图与单位里的同事交朋友,因为同事之间不能产生真正的友谊,只能达成某种默契。
而现今的都市白领却大多爱以同事为主要社交对象:上班时默契配合,其乐融融,下班后逛街、泡吧好不惬意。渐渐地一种新兴名词“同事文化”产生了,由它诠释的这一都市文化现象似乎正在成为年轻白领的一种主流社交方式。休闲 居 编 辑
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
“同事文化”在白领青年中十分流行,我觉得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由于同处于同一年龄段,有着相似的社会观念,再加上工作和生活中的相互影响比其他关系都来得密切,因为他们现在所处的环境对他们的事业和将来都无不牵上关系,相对家人或者亲戚之间,现代的年轻人都略显得更为“独立”一些,年轻人聚在一起有着说不完的话。但不同年龄段的就不行,这不仅有性格上的差异,更有观念上的本质差异,所以形成所谓的“同事文化”势在必然。
“同事文化”成为主流是一种社会进步
“同事文化”在年轻白领中的流行我认为是一种社会进步。年龄稍长一些的人总是劝告初涉职场的“新人”左“防”右“挡”,瞻前顾后,尤其对自己的同事更要“十分小心”,这种心态也该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改一改了。
现在,年轻白领多供职于新经济行业,这些行业的特点就是知识更新快、工作压力大、技术含量高、协作能力强,而年轻白领们朝气蓬勃的活力及融洽的合作关系几乎成为顺利完成工作之必备。再抱着老一代人“互相提防”的心态去工作,不把更多的时间用来补充新知识、提高工作效率,将难胜其任。而且,由于工作压力大,同事之间利用业余时间共同消遣一番,不仅能增进友谊更能减压,这也是目前都市白领们普遍需要的感情调剂。
由此可见,目前在年轻白领中已成主流的“同事文化”是一种社会进步的表现,往深了说,它还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冲击,它必将改变中国惯有人际交往定式。
“同事文化” 流行是人际交往弱化的表现
对于年轻白领中流行的“同事文化”,我认为是目前社会人际交往弱化的一种表现。同事间之所以能够形成亲密的社交圈,是因为除亲人、同学之外,同事是人们最经常接触到的人群。与其交往,彼此了解,安全放心,还有利于工作配合,何乐不为。
殊不知,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目前都市人的“功利心态”以及社交圈正在不断缩小的社会现状。现在各行各业的人士都讲究圈内交往,演艺界人士有“娱乐圈”,IT精英有“IT 圈”,海外学子归来还有个“留学生圈”。一时间,“圈”在社会上泛滥起来,各圈之间壁垒森严,彼此互不往来。有知情人士一语道破圈子现象:“都知道同行是冤家,大家为什么还要凑在一块呢?无非是图个利字吗。”
当然,我们不能一概将同事交往视为利益趋使,“同事文化”现象的产生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不过总体来讲,它还是反映出社会人际交往范围逐渐缩小、程度逐渐弱化的趋势。
还是工作第一友谊第二好
我在30岁之前于《青年文摘》上读到这样一篇文章:“三十岁之前,你该明白什么”。其中一条写道:“不要试图与同事建立友谊,你与同事之间只能产生默契。”从此,我谨记在心。
现在我年近35,感觉这句话还真不无道理。可能是年龄关系,我对年轻一代流行的“同事文化”不太感冒。原因有三:
其一,同事毕竟是共同做事,同一屋檐下,低头不见抬头见,难免有利益冲突,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无论何时何地都可能发生。
其二,基于这一点,如果与同事交往过密,难免口无遮拦,若被有心的同事利用去,不但友谊别谈,自己的饭碗也要掂量掂量了。
其三,同事之间毕竟是因工作而结成的关系,如果忘记了这一点,只谈友谊,就大错特错了。因此,一定要把握好“度”的关系,要让友谊在工作中慢慢成长。 (商务在线)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