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以酒会友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6-01-14 13:57:30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即归南,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他一生坚决主张抗金,提出不少恢复失地的建议,由于受到投降派的阻挠,均未被采纳。晚年落职闲居在江西上饶一带。他的词,以豪放为主,与苏轼并称为苏辛,对后世影响很大。 和其他文人一样,辛弃疾非常喜欢喝酒,经常喝得醉醺醺的。有一次,他醉倒在松树旁边,还问松树:“我醉得怎么样?”松树当然不能回答。在醉眼朦胧中,误以为松树要来扶他,他用手推着松树说:“去!”酒醒以后,他就挥笔写成《西江月.遣兴》,把这件逗人发笑的事写了进去。 喝醉了洒,不仅耽误了工作、学习,而且会损伤身体。辛弃疾就下定决心,坚决戒酒,还特地写一首《沁园春》词。在词中,他以古人为例,讲喝酒如何如何地有害。可是有一天,他在山上游玩,见朋友拿了酒来,又急不可待地喝起来,直至酩酊大醉。事后,他按《沁园春》的韵脚,又写了一首词,说饮酒如何如何地好。可见,辛弃疾的戒酒是假的。 辛弃疾以酒会友的事,为不少人传为美谈。 其一是刘过相会。 刘过是南宋有名的词人,诗人。在他的诗词里抒发了抗金的抱负,为一般爱国志士所器重。当时,辛弃疾任何东安抚使,而刘过则是一个怀才不遇,流落江湖的落魄文人。刘过对辛弃疾十分崇敬,想方设法要结识辛弃疾。 有一天,他来到辛府前,因穿着褴褛,被门吏拒之于外。他故意大吵大闹,惊动了正在酣饮的辛弃疾。辛弃疾忙出来迎接,见刘过虽然衣衫破旧,却英气勃勃,不愧是一位爱国文人,于是请他入席饮宴。刘过也不卑不亢地坐着喝酒。酒过三巡,旁边有位宾客对过说:“听说先生不仅善于词赋,而且还能作诗,是吗?”刘过很有分寸地说:“诗词之道,略知一二。”当时席上正好有一大碗羊腰肾羹,辛弃疾就让他以此为题,赋诗一首。刘过豪爽地说:“天气殊冷,当以先酒后诗。” 辛弃疾即命人为他满满地斟了一碗酒。由于刘过双手已经冻僵,接碗的手,颤抖不止,把碗中的酒流到胸前的衣襟上,辛弃疾就请他以“流”字为韵。刘过沉吟片刻,马上吟出了一既切题又符合当时的情景的绝句:拔毫已付管城子,烂首曾封关内候。死后不知身外物,也随樽酒伴风流。“拔毫”指拔羊毛,“管城子”指毛笔。煮羊,必先拔羊毛,用羊毛制成毛笔,可供文人使用。“烂首”,指煮烂羊头,因东汉时流传的一首歌谣:“烂羊头,关内候”讽刺小人封候,专权误国。羊死后,当然“不知身外物”,但可作为佳肴,和樽酒一起陪伴风流人物。当然风流人物就是辛弃疾等人。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