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从波尔多到新世界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4-24 09:45:09
有必要花一大笔钱买一瓶口感一流的波尔多红酒吗?有时候需要有时候不需要,换句话说,就是有人需要,有人不需要。
法国波尔多:神奇传说
公元1世纪时,罗马人征服高卢(今法国),建立大庄园,法国葡萄酒就此起源,最初的葡萄种植在法国南部罗讷河谷。
2世纪时,葡萄酒到达波尔多地区。波尔多处于典型的地中海型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冬天温和多雨,宜葡萄生长。在波尔多人种出了优质葡萄的同时,法国人也开始深入研究葡萄酒的生产机理,对不同葡萄酒品种生产工艺作了相应的改进,至17、18世纪法国逐渐赢得了世界葡萄酒霸主的地位,而近代波尔多地区也靠着左岸地区的五大名园和右岸的三大名庄赢得了国际葡萄酒城的桂冠。
严格的等级划分制度和葡萄酒饮用时的种种规则和禁忌,加上浪漫主义的演绎,法国人赋予了葡萄酒以外的很多贵族文化和情调——18世纪,波尔多的葡萄酒甚至与地下铁、连载小说、游乐园一起被构成了布尔乔亚生活的最初的标志性事物。
法国的葡萄酒确实是因为波尔多而盛名远播,很多人会以为波尔多的酒是法国甚至是世界上最好的红酒。
事实却远没有这么简单。
相对于波尔多酒而言,法国人自己其实更喜欢勃艮第酒区的葡萄酒——在世界众多葡萄酒庄园中位居首席的罗曼尼·康帝酒园就位于勃艮第地区。无可辩驳的是,波尔多的酒名气最大。因为波尔多曾被英国统治,其葡萄酒也最早被英国人所了解,并随着大英帝国的殖民统治传播世界,加之波尔多是港口城市,其葡萄酒也自然在法国酒外销中有近水楼台的便利,波尔多酒在世界上最有名也就不奇怪了。
波尔多葡萄酒的名气几乎让人们看不到该地区除了葡萄酒以外的其他东西。
然而,以美国为首的新世界葡萄酒国家在过去十年中几乎是悄无声息地抢占了以法国、意大利为首的旧世界国家市场份额的相当部分,更为要命的是,过去几年中出过的几十款较知名的酒中旧世界国家只不过占了三成。
葡萄酒是法国的光荣和骄傲,而波尔多则曾是一个不败的神话!而今,法国葡萄酒不败的神话动摇了,并不是旧世界国家的葡萄酒质量下降了,而是因为在“新世界”的进攻面前,“沉湎于昔日光荣”的旧世界显然没有做好准备——至今,一些坚持传统的旧世界酿酒人士还在为这样的笑话津津乐道:法国人在酒正好最适合时饮用,他们知道如何品尝;英国人喜欢喝老酒,因为他们喜欢带朋友到布满蜘蛛和灰尘的酒窖内去炫耀他们的老酒;而美国人则是随时饮用,因为他们懂得不多。
美国加州:美丽新世界
新世界的代表首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
如果非要给新世界葡萄酒的崛起找一个里程碑,1976年的巴黎评酒可以担当此重任,而主角正是加州的红酒。
1976年著名的巴黎评酒起源于当时居住在法国的英国酒商斯迪文·斯波若。斯迪文最初像当时大多数酒商一样,认为只有法国才酿造真正的葡萄酒,而美国只有可口可乐。然而,他和合作人帕特里夏·葛拉菲于1975年访问加州,观察到加州葡萄酒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而法国人却不了解这一情况,便萌发了组织一次邀请法国著名葡萄酒专家品评加州葡萄酒的想法。
5月24日下午,当以法国国家葡萄酒原产区协会首席检察官皮埃尔·布瑞纠克斯为首,包括特级酒庄协会总书记皮埃尔·塔瑞,法国烹饪作家协会主任瑞蒙德·奥立佛等9名法国葡萄酒权威组成的评判团在内陆饭店的会场就座时,仅知道将要品评部分来自加州、部分来自法国的葡萄酒。
首先是品评白葡萄酒,共有六种加州的霞多丽和四种法国勃艮第的白酒。结果,Montelena酒庄1973年的霞多丽勇夺第一。Roulot酒庄的1973 Meursault-Charmes名列第二,随之为两个加州酒庄的白酒。被当时最有名的葡萄酒专家阿力克斯·利秦喻为“最伟大的勃艮第白酒”的1973年Batard-Montrachet酒庄白酒只屈居第七。
接下来是评红酒。同样是选了四种波尔多特级酒庄的红酒和六种加州酒庄的赤霞珠。对于法国人来说,红酒是最能显示法国的权威地位。斯迪文希望法国酒能赢得这一轮,一反评酒结束才公布所有结果的惯例,将加州酒庄赢得白酒第一的消息透露给评判员们,希望引起他们的警觉。尽管如此,加州Roulot酒庄1973年的赤霞珠仍跃居第一,排在法国五大名庄之一——波尔多木桐酒庄之前。尽管法国人在事后议论纷纷,批评不断,但评判团的权威性却使人无法否认巴黎评酒本身。
1976年的巴黎评酒不折不扣地成了加州葡萄酒的转折点。1979年,法国木桐·罗斯柴尔德(Mouton Rothschild)决定和美国的罗伯特·蒙大维(Robert Mondavi)合作,在加州帕纳谷设厂酿酒,并成功地酿出了轰动酒界的“第一号作品”(Opus One),很快加州变成了与波尔多相媲美的葡萄酒城,而整个70年代,也成了美国葡萄酒的“文艺复兴”时代。
曾有人做过一个比喻,说是法国的高档红酒就像是出席晚宴时的礼服,而新世界的葡萄酒则像是牛仔裤和T-Shirt。也有人认为融合着美国文化的葡萄酒如同美国的电影,给我们带来的是轻松和愉快——无需费力去记住繁琐的分级制度和城堡名称,也能体验红酒带来的纯粹的快乐。
而在我个人看来,以美国为代表的新世界国家的红酒恰如披头士乐队的音乐,他们同样留下了数量大而又水准如此划一的作品,而极为简单的配器和旋律丝毫没有减损它们的光芒,那没有经过处理的人声带着健康的气息,总是单纯的、快乐的——正像新世界红酒所要传达的理念。
80年代,澳洲的葡萄酒开始崛起,90年代,以智利、阿根廷、南非等国家加入其中,形成了一个咄咄逼人的美丽新世界。时针指向世纪初,加入WTO后中国葡萄酒业也有人提出了新世界的口号。
中国新疆:被误读的葡萄
我们对于新疆葡萄的了解程度其实并不比二十年前法国人对加州红酒的了解高多少。
著名诗人闻捷在下放新疆劳动期间,写下诗歌名篇《吐鲁番的葡萄熟了》。事实上,土鲁番的鲜食葡萄的妇孺皆知并没有遮住其酿酒葡萄的光芒——在中国,有部分消费者根本就不知道鲜食和酿酒葡萄之间的区别。
数十年后,一款名为尼雅的葡萄酒改变了人们对新疆产区只产鲜食葡萄,设有酿酒葡萄的看法。
2002年5月第三届中国国际葡萄酒评酒比赛,来自新疆的新天国际葡萄酒业的尼雅干白和干红葡萄酒在众多著名厂家中脱颖而出,双双获得银牌。8月,中国食协在烟台召开的2002葡萄酒年会上,由第三届国家评委以及特邀评委共64名专家进行盲品,尼雅干白葡萄酒又一举夺冠。
事实上,新疆土鲁番地区的气候条件确实不太有利于干酒的酿造,但整个新疆的版图之广、气候变化之大却是很多人没有预料到的。像这次获奖的新天酒业其基地其实是在天山北坡,从天池河谷到伊犁河谷的十五万亩葡萄园。
新旧世界交手的第一回合,准备不足的旧世界国家虽然落败,但也不是没有斩获。比如说,现在一些新世界国家的葡萄酒也开始标年份,这应该算是对欧洲传统势力的屈服,而法国也开始放下架子,在咨询了150多个与葡萄酒相关的专家学者的意见之后,决定改变原有的可敬而不可亲的模样,走亲近大众的路线。中国的情况也不例外,现在,很多的中国葡萄酒企业开始越来越重视品牌宣传,一些葡萄酒专家还利用高科技研制了葡萄酒品尝软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葡萄酒。
其实,葡萄酒本身不过是一种饮品,但很多时候,她被人赋予了太多的东西,使其不堪重负——今年的美伊战争期间,由于法国和美国的立场截然相反,除了政治上的斡旋外,两个新旧世界的代表国居然在葡萄酒贸易上做起了文章。
休 闲居 编 辑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