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酒文化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5-20 11:41:23
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治统一了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几百年的分裂局面。秦始皇接受丞相李斯的建议,除秦记、医药、人筮、种植之书外皆烧之。酒的制造与使用的属于医药书类,自然也就保存了下来。
由秦王朝的苛暴,只统治短短的十五年,就被农民起义军推翻了。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帝国。汉王朝汲取秦失败的教训,采取了与民休息的政策,农业、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出现"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由于经济的繁荣,酿酒业自然也就兴旺起来。所以,汉代的典籍中对酒的记载很多。
《史记·孝文帝本纪》记述说:"联初即位,其赦天下,赐氏爵一级……酒酺五日。"酒酺五日,就是会聚饮食五天。汉文帝是节俭皇帝,当时汉律规定,三人以上无故群饮,罚金四两。这说明孝文帝此时高兴万分。 休 闲居 编 辑
又据《汉书·孝文帝本纪》记载:"十六年秋九月,得玉杯刻曰:人主延寿,令天下大酺"、"后元年春三月诏曰:间者娄年比不登,又有水旱疾疫之灾,朕甚忧之。愚而不明未达其咎意者,朕之政有所失而行有过与,天下有不顺地利或不得人事多失和鬼神废不享与,何以致此。将百官之奉养或费无用之事或多与何其民食之寡乏也,夫度田非益寡而计民未加益,以口量也,其于古犹有余而食之。甚不足者,其咎安在,无乃百姓之从事 于末以害农者,蕃为酒醪以靡谷者,多六畜之食焉者,众与细大之义,吾未能得其中其与丞相列侯吏两千石博士议之。有可以佐百姓者率意远思无有所隐。"意思是,汉文帝看到农业连年遭灾而欠收,农民遍存疾疫之苦,号召大家生活要节俭,提倡戒酒,以减少五谷的消耗。
据《汉书·景帝本纪》载:"景帝中三年,夏旱,禁酤酒。"禁酒即禁止卖酒。汉景帝也是有名的节俭皇帝,因夏遭大旱,因此禁止酿卖酒。该《本纪》又载:"后元年夏,大酺五日,民得酤酒。"因为后来连获丰收,大酺五日以示庆祝。又开酒禁,民又可以酿卖酒了。
汉代除了史书记载酒以外,尚有其他曲籍对酒的记述。例如:《神异经》就是一种。《神异经》中记述说:"西北荒中有玉馈之酒,酒泉注焉,广一丈长,深三丈,美酒如肉,澄清如镜,上有玉尊玉笾。取一尊一尊复生焉。与天同休无干时,石边有脯焉。味如麝鹿,脯饮此酒人不生死。一名遗酒其脯,名曰追复食一片复一片。"
东汉的许慎,在其所著的《说文解字》中,不仅对酒字作了解释,而且对与酒有关的文字,作了大量的简述。他说:"酉,就也,八月黍成可为酎酒,象古文酉字形,凡酉之属皆从酉。酉为秋门,万物已入,一闭门象也。""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从水从酉,酉亦声一曰造也,吉凶所造也。古者仪狄作酒醪,禹尝之而美,遂疏仪狄"杜康作秫酒。"以上是许慎对酒的解释。他对不同的酒,作了不同的记述。例如:"醪,汁滓酒也,从醪声;酉需,厚酒也,从酉需声,诗曰:酒醴惟酉需,酉盎,浊酒也,从酉盎声;酉农,厚酒也,从酉农声。"分辨酒的字也少了,例如:"酷,酒味厚也,从酉告声;酉覃,酒味苦也,从酉覃声。"形容酒色的有:"酉市,酒色也,从酉市声;酉市,酒色也,从酉已声;酉弋,酒色也,从酉弋声;酉戋,爵也,一曰酒浊而微清也,从酉戋声。"酒的用途不同,解释也不同:"酌,盛酒行觞也,从酉勺声;蘸,冠娶礼娶,从酉焦声。酉寿,主人进客也,从酉寿声;酉区,私宴饮也,从酉区声;酺,王德布大饮酒也,从酉甫声。"从饮酒的程度解释说:"醅,醉饱也,从醅声;醺,醉也,从酉熏声,诗曰:公尸来燕醺醺;酩,酩酊醉也,从酉名声。"与制作酒有关的字,如"酿,作酒曰酿,多酉襄声。"与酒有关的职业也作解释,例如:"医,治病工也,医殳恶姿也,医之性然得酒而使人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与酉有关的字,共解释了七十五个。说明汉代时对酒的认识加宽了,运用广泛了,制作复杂了,分类具体了,一句话,酒向前发展了。
事实也证明了酒的应用更广泛了。东汉名医张仲景,被尊为我国的医圣。他著有《伤寒杂病论》,成为中国医药宝库中的一颗珍珠。在治伤寒少阴病,用苦酒汤主之。《伤寒论》卷六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一,对用苦酒汤作了具体阐述:"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言语,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苦酒汤方:半夏十四枚、鸡子一枚,右二味,内半夏,著苦酒中,以鸡子壳,置刀环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差,更作三剂。"在妇人杂病脉证并治中说:"妇人六十二种风及腹中血气刺痛,红兰花酒主之。红兰酒方:红兰花一两,上一味,以酒一大升,煎减半,顿服一半,未止再服。"红兰花酒,即红花酒。除治妇人此病外,还能治跌打损伤之瘀血作痛、妇女痛经、月经不利、闭经等症。可见汉代名医用酒疗病的水平相当之高。
两汉对酒的记载很多,例如:《后汉书·刘宽传》就有这样一段:"灵帝初,征拜太中大夫,侍讲华光殿。迁待中,赐衣一袭。转屯骑校尉,迁宗正,转光录勋。喜平五年,代许训为太尉。录帝颇好学艺,每引见宽,常令讲经。宽尝于坐被酒睡伏。帝问:'太尉醉邪!'宽仰对曰:"臣不敢醉,但任重责大,忧心如醉"帝重其言。宽简略嗜酒,不好盥浴,京师以为谚。尝坐客,遗苍头市酒,迂久,大醉而还。客不堪之,骂曰:'畜户'。宽须臾遗人视奴,疑必自杀。顾左右曰:'此人也,骂言畜产,辱熟甚焉!故吾惧其死也'。
220年,曹丕废掉汉献帝,称国魏。他死后大权落到司马懿手中,司马氏灭蜀,于265年建立西晋。西晋很快走向腐败,被刘曜所灭。后琅玡王司马睿于建康称帝称东晋。383年,北方的前秦王苻坚进攻东晋,败于淝水,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南北朝局面。
东晋、南朝,比北方相对安定,加上北方人民带着先进生产技术南迁,生产力发展较快。粮食产量大大提高,养蚕一年四、五熟,手工业发展也较为迅速。北朝,由于实行"屯田"、"均田",生产力也有很大提高。反映在科学文化上,北魏农业科学家贾思勰著的《齐民要述》十卷九十二篇,为我国最早的完整的农学著作,水平很高,影响甚大。该著除对种植、饲养作了大量的论述外,还对酒的酿造作了详细记载。
孝文帝太和二年,老臣高允上酒训,文帝悦之。酒训文摘:"太和二年,允以老乞还乡里……允上酒训曰:自古圣王其为饷也,元酒在堂而酉齐酒在下,所以崇本重源降于滋味,虽汛爵旅行不及于乱,故能礼章而敬不亏,事毕而仪不忒,非由斯致。是失其道,将何以范,时轨物垂之于世,历观往代,成败之效,吉凶由人,不在数也。商辛耽酒殷道以之亡,公旦陈诰周德以之昌,子反昏酣而致毙,穆生不饮而身光,或长世而戒,或百代而流芳,酒之为状变惑情性。虽曰哲人就能自竞,在宫者殆于政也,为下者慢于令也。聪达之士荒于听也。柔顺之伦兴于净也。久而不悛致于病也,岂止于病,乃损其命。谚亦有云:其益如毫,其损如刀,言所益者止于一味之益,不亦寡乎!言所损者,夭年乱志,夭乱之损不亦夥乎!无以酒荒而陷其身,无以酒狂而丧其伦。迷帮失道,流浪漂津,不师不遵反将何因?诗不言乎,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朋友之义也。作官以箴之,申模经禁之,君臣之道也。其言也善,则三覆而佩之;言之不善,则哀矜以贷之。此实先王纳规之意,往者有晋士多失度肆散诞以为不羁,纵长酣以为高达,调酒之颂以相眩曜,称尧舜有千锤百觚之饮,著非法之言引大圣为譬以则天之明,岂其然乎!且子思有云:夫子之饮不能一升,以此推之,千锤百觚皆为妄也。今大魏应图重明御世化之。所暨无思不服仁风,敦洽于四海。太皇太后以至德之隆诲而不倦,忧勤备于皇清,诰训行于无外,故能道协两议,功同覆载,仁恩下逮,罔有不遵,普天牵土靡不蒙赖,在朝之士,有志之人,宜克己从善,履正存贞,节酒以为度,顺德以为经,悟昏饮之美疾,审敬慎之弥荣,遵孝道以致养,显父母而拍名,蹈闵曾之前轨,遗仁风于后生,仰以答所授俯以保其成。可不勉欤!可不勉欤!高祖悦之。常置左右诏允乘车入殿,朝贺不拜。"(《魏书·高允传》)
西晋哲学家、医药学家葛洪,又自号抱朴子,一生著书甚多,谈酒者有《抱朴子·酒戒》、《肘后备急方》。两文较长,只作摘引。他在《酒戒》中说:"目之所好不可从也,耳之所乐不可顺也,鼻之所喜不可任也,口之所嗜不可随也,心之所欲不可恣也……夫酒醴之近味,生病之毒物,无毫分之细益,有丘山之巨损。君子以之败德,小人以之速罪。耽之感之甚少不及祸。世之士人亦知甚然。既莫能绝,又不肯节纵心口之近欲轻召灾之根源,似热渴之恣冷,虽适已而身危。小大乱丧亦罔非酒……"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不少成方都夹以酒。例如:"治卒心痛方第八:桂末若干美末二药并可章用,温酒服;东引桃枝一把切,以酒一升煎取半升,顿服,大效;苦酒一杯,鸡子一枚,著中合搅饮之,好酒亦可用;苦参三两,苦酒升半,煮取入合,分再服;白鸡一头,治之如食法,水三升煮取二升,去煎汁取六合,内苦酒六合,入真珠一钱,复取六合内末麝香如大豆二枚,顿服之。"总之,葛洪所著各种药方,不少是配酒而服。葛洪主张酒戒,反而治病又多用酒,是否有些矛盾。其实不然。他主张用酒要适量,以度为宜。
晋代的文人,不少嗜酒,阮籍就是突出的一个。"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籍闻步兵厨营人善酿,有贮酒三百斛,乃求为步兵校尉。遗落世或,虽去佐职,恒游府内,朝宴必与焉。会帝让九锡,公卿将劝进,使籍为其辞。籍沈醉忘作,临诣府,使取之,见籍方据案醉眠。使者以告,籍便书案,使写之,无所改窜。辞甚清壮,为时所重。"
晋当时的文人,借酒以作诗文的不少,刘伶的《酒德颂》就是典型的代表作。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