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囊肿会转化成恶性肿瘤吗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8-19 00:36:07
>>>>>>>>提问子宫囊肿会转化成恶性肿瘤吗
>>>>>>>>休闲养生网回答:
囊肿,不及时治疗就会越长越大,当大于7厘米时就可能会破裂,引起急腹症,也会对周围器官造成损伤,同时有些会转化成恶性的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谈及原因,现在剖腹产率有增高的趋势,也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增加。所以在此提醒广大妇女最好选用自然阴道分娩,尽量不要剖腹产,以免增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会 子宫内膜异位主要发生在盆腔生殖器的表面,最多见的部位是卵巢,约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80%,临床上常常称为“巧克力囊肿”。子宫后壁、下段、子宫底韧带、子宫直肠窝等也是常见的发病部位,另外输尿管、膀胱、肺、胸膜、脐部等也可发病。
一、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覆盖于子宫体腔面,如因某种因素,使子宫内膜在身体其他部位生长,即可成为子宫内膜异位症。这种异位的内膜在组织学上不但有内膜的腺体,且有内膜间质围绕;在功能上随雌激素水平而有明显变化,即随月经周期而变化,但仅有部分受孕激素影响,能产生少量“月经”而引起种种临床现象。患者如受孕,异位内膜可有蜕膜样改变。这种异位内膜虽在其他组织或器官内生长,但有别于恶性肿瘤的浸润。本病发生的高峰在30~40岁。子宫内膜异位的实际发生率远较临床所见为多。如在因妇科其他病行剖腹探查时及对切除的子宫附件标本仔细作病理检查,可发现约20~25%患者有异位的子宫内膜。
休 闲 居 编 辑
二、 主要病理变化为内膜随卵巢激素的变化而发生周期性出血.伴有周围纤维组织增生和粘连形成以致病变区出现紫褐色斑点或小泡,最后发展成为大小不等的紫蓝色实质性结节或包块。
1) 如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较多见为80%患者的病变累及一侧卵巢,双侧卵巢同时波及者占50%,早期卵巢表面及皮层中可见紫褐色斑点或小泡,随着病变的发展卵巢内的异位内膜反复出血而形成单个或多个囊肿、囊内含暗褐色粘糊状陈旧血,象巧克力液体,故称卵巢巧克力囊肿,这种囊肿如增大囊内压力就过高,囊壁出现小裂隙,并有少量血液渗漏。引起腹壁炎性反应和组织纤维化闭合,导致卵巢与周围组织粘连不活动。(这种情况往往会误当成盆腔炎来治疗。)
2) 宫骶韧带、直肠子宫陷窝、子宫后壁下段可有散在紫褐色出血点或颗粒状散在结节,病变发展使子宫后壁与直肠前壁粘连。严重者的异位内膜向直肠阴道隔发展凸出。引起排便性交疼痛。)
3) 腹膜早期病变,通过腹腔镜可见到无色素的早期子宫内膜异位腹膜病灶。如白色混浊腹膜灶、火焰状红色病灶、腺样息肉灶和卵巢粘连等。这些病灶发展成典型的色素灶约需6—24个月。
4) 宫颈很少累及。但输卵管是在管壁浆膜层见到紫褐色斑点或小结节,常与周围组织粘膜。(这种情况使很多患者甚至医生对此警觉性不高。)肌层称“子宫肌腺症”,异位在卵巢称“卵巢巧克力囊肿”。
三、 子宫内膜异位症常见的临床表现为:
1)痛经:月经期间异位内膜充血、水肿和出血,刺激了所在脏器而产生月经期剧烈腹痛。
2)不孕:病人常因不孕而求易。
3)月经失调:常经量多、经期长或周期紊乱。
4)性交疼痛:盆腔内异位的子宫内膜常在子宫直肠窝形成结节性病灶,当性交中子宫颈碰撞及子宫上提升而引起疼痛。
四、 子宫内膜异位症为良性病变,其确切发病机制还未完全阐明。对其目前有很多种学说,主要有:
1)子宫内膜种植学说;
2)淋巴及静脉播散学说;
3)体腔上皮化生学说;
4)免疫学说等。
但尚难用一种学说解释内膜异位症全部的发生机制。
五、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可分为药物与手术。
手术治疗适应于卵巢巧克力囊肿直径较大时,但手术容易引起内分泌功能紊乱,并且对未结婚的妇女不适宜。药物治疗要辨证施治,方能达到良好效果。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