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治疗的一般原则和过程是什么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9-22 11:45:22
行为治疗虽然种类繁多,实践方法也有差别,但是,它的基本原则和治疗过程却有许多共同之处,现择其要点,简述如下:
(1)了解患者适应不良与异常行为或疾病产生的原因。人的心理与行为,无论是正常还是异常,都受着许多因素的制约。概括起来,不过有生物、心理、社会这三大方面的因素,其中又包含许多亚因素。生物学因素有遗传、生理生化、神经内分泌和神经类型特征等。心理学因素有认识、情感、意志动机和人格等方面的因素,而且还可以分成更多的因素。社会因素就更复杂了,其中包括各种社会规范的因素以及社会风俗习惯、民族传统、生活方式、经济背景、价值观念和信仰体系等。所有上述因素都能影响到人的心理与行为。而且人的不良适应与异常行为或疾病,往往不是由单一因素引起的,而是多种因素综合起作用的结果。因此,我们在分析原因时,就不能把问题简单化。只有比较准确地把握了患者不良适应与异常行为或疾病发生的原因,才能为更有效地施治打下可靠的基础。
(2)确定患者的适应不良与异常行为或疾病的主要症状表现,作为治疗的目标,即确定需要矫治的靶行为。患者的异常行为或症状往往也是十分复杂的,其中有主要的、次要的,也有“原发性的”、“继发性”的。因此,在考察患者的异常行为或疾病发生原因的时候,就需要把患者异常行为或症状的主要表现确定下来,即把需要矫治的靶行为确定下来,作为治疗的目标。然后通过观察、检查,记录下患者适应不良与异常行为或疾病的严重程度与出现的频度,并列出治疗前症状表现的基线,作为治疗时的对照指标。例如对焦虑,就可按照所规定的轻、中、重的等级标准,确定其表现的严重程度与出现的频度。总之,在明嘹发生的原因和主要症状表现,确定了治疗的目标以后,治疗者就可以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从而对治疗过程有足够的把握。 休 闲 居 编 辑
(3)向患者说明行为治疗的目的、意义和方法,使患者有所了解;从而确立治愈疾病的信心,并主动配合治疗。行为治疗的实施方案和程序虽然是由治疗者订出的,但实施过程必须取得患者的主动配合才能成功。行为治疗从表面上看,治疗者是主动的,患者是被动的,但实际上,必须要求双方密切配合,特别是患者本人的主动配合行动是行为治疗能否取得理想疗效的关键。因此,在治疗开始之前就使患者明嘹行为治疗的目的、意义和方法,使患者消除由于无知而产生的不必要的疑虑和心理阻抗、从而主动配合治疗,这是十分重要的。
(4)采用专门的心理治疗技术或配合必要的药物或治疗器具进行治疗,把治疗方案付诸实施。行为治疗技术种类繁多,但每种方法都有其一定的适应症范围。如系统脱敏技术一般用于焦虑性或恐怖性神经症;厌恶疗法一般用于消除各种不良行为,如戒烟、戒酒或矫正某些性行为偏离;代币制疗法则用于激励患者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取代不良的行为习惯,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总之,在开始进行行为治疗时必须根据靶行为的临床特点、治疗的目的,并参照各种行为疗法的适应症来选取一种或两种最为恰当、最可能取得可靠疗效的行为治疗技术。有时,在采用某种行为治疗技术时,为了更快、更稳定地取得疗效,还需配合一定的药物或治疗器械,作为综合性的治疗措施。
(5)根据行为治疗技术的性质及患者行为改变的情况,分别给予阳性强化(如表扬、鼓励或物质奖励等)或给予“惩罚”(如批评、疼痛刺激或撤消奖励等)。这主要是根据需要矫治的靶行为的性质、特点和形成的原因以及治疗的目的,即需要对靶行为进行消退,进行改造,还是进行重塑,或是形成新的行为以取代旧有的行为。然后根据选用的治疗技术本身,需要采用的是阳性强化方法还是采用“惩罚”的措施。并在整个治疗的过程中视行为改变的具体情况还可以变换方式,以达到最佳疗效的目的。
(6)根据病情的转变情况,调整治疗方法,同时让患者本人也能掌握和使用,从而把治疗情境下所获得的疗效巩固下来,并让患者进一步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地把疗效扩展到日常生活情境中来。由于患者的适应不良与异常行为或疾病大多数都不是突然发生,而是经过相当长的时间逐渐形成起来的,而且形成的原因也很复杂,大多难以一下子矫治过来,不经过一定的疗程难以达到治愈的目的。因此,在治疗开始以后就需要根据病情的变化,对治疗方法与措施作适当的调整。同时,由于行为治疗一般都是在专门的治疗情境中(如治疗室)进行。患者有可能在特殊的治疗情境中是有效的,一旦离开了治疗情境(即治疗室的情境),是否还能把疗效保持下去,这是个实际问题,也是行为治疗经常碰到的一个困难问题。因此,如何使行为治疗的效果得以保持和巩固,并使患者回到日常生活情境中仍然继续发挥作用。这是每一种行为治疗方法都必须重视,也是保证行为疗法更有成效地推广运用所必须注意的一条原则。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