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的健身没效果?(1)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12-03 20:01:35
健身没达到预期效果、动作总是做不好、运动时打不起精神……这一切可能都因为你还没有进入“健身状态”。
进入状态事半功倍 在喝茶的时候就想着喝茶,而不是想喝茶后我要做什么,或喝茶前我干了什么。这是喝茶状态。
健身状态是同样道理,健身时只想着健身的事情,想我如何拉伸四肢,如何让动作优美。而不在健身状态,是指你的大脑和四肢能够较好地配合。进入健身状态时,健身者往往会心态平静、精力充沛,充满自信地积极应对挑战,全力以赴发挥最佳水平。这种状态实际上是一种本能式的运动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你会完全脱离忧虑、毫无顾忌,自信而放松,最佳水平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如果你带着不愉快的心情,或带着沮丧情绪参加健身锻炼,在锻炼中思绪杂乱,注意力不集中,这些都将影响锻炼效果。
3种方法快速进入状态 要想进入正确的健身状态,肢体训练和心理训练两者缺一不可。只有当身体工得到适当调节、运动技巧趋于娴熟时,心理调节才会跟着完成,使你得以顺利进入“健身状态”。
心理训练——至关重要 1,要有明确的锻炼目的和强烈的运动欲望。要在运动前有一种跃跃欲试的运动情绪,要有积极参加运动的自觉性,避免那种“身随而心违”的被动状态。
2,在锻炼时要注意力集中,排除杂念,将思想集中在如何呼吸、如何正确掌握运动技术等方面。
3,掌握心理调节方法,不断地调节心理。
如我们在跑步前,可在镜子前照一照,看看自己的面容,或者伸伸胳膊,当看到自己面色很好,肌肉有力时,精神马上振奋起来,这就是一种积极的心理自我调节。
肢体训练——化为本能 肢体训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你需要强化肌肉,让其识别并记忆某种动作或技巧,使这些动作或技巧逐渐变成无意识的本能式运动。当你在初学某种技巧时,大脑会决定需要调用哪些肌肉,以及什么时候调用。在反复训练之后,大脑中就会形成印象。然后大脑会将这些印象转化成单一而复杂的图象。当进入状态时,大脑的不同部位会通力合作,将这些动作或技巧变成不假思索的机械运动。
休 闲 居 编 辑
通用词条——普遍适用 放松——有助于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集中注意力。当精神的发条上紧的时候,试着面带微笑,告诉自己你喜欢这项运动,并且必须保持镇静。
想象——有助于缓解焦虑感、增强注意力和自信心。想象可以与放松技巧相结合,因为放松状态下,你可以更好地想象自己做出完美的动作,超水平地发挥。
设定目标——可以增强主动性,让自己感受挑战,并可以帮助你确定什么可以控制,什么不可以控制,这样就可以带来更强的自信心。
积极心态——心态消极往往使你无法集中精力,并且丧失自信心。对自己说“别做错你”或“可以出局”这样的话,反而会影响训练效果。所以不要因为害怕自己表现不佳而畏首畏尾,而要提醒自己完全可以做到。
尽管对心理和身体的训练可以让你表现得更好、更熟练,并享受到运动的快乐,但你未必每次都可以进入状态。所以,在不在状态、以及进入状态的时间有多长并不重要,只要越接近状态区,你的表现就会越好,效果也越好。
健身误区 1,只要到了健身房就能得到锻炼。
这可能是大部分人的想法。但实际上,锻炼目的不明确,没有得到专业的指导,没有良好的积极心态,不合理的运动方式都不能达到健身目的。
2,每次锻炼时都应该大汗淋漓。
出汗只能迅速降低体温,对身体其他部位并没有多少影响,更不会减肥。你可能在一次锻炼后体重减轻,这只是体内水分减少造成的暂时现象。一旦你补充了充足的水分,体重也将随之恢复。
3,减少腹部脂肪的最好方法是专做腹部锻炼。
很多人,特别是女性认为,特定区域的肌肉得到锻炼后,局部脂肪就会“燃烧”,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其实无论何种锻炼,都会使你全身各个部位消耗脂肪。如果你想要减掉局部的脂肪,在做完全身的锻炼之后,还应该对局部进行专门的针对性运动。
4,慢跑一公里比步行一公里会消耗更多的热量。
从运动学的角度来说,无论你是跑一公里,还是走一公里,体内消耗的能量应该是一样的。因为能量的消耗跟你运动的距离有关,而跟运动时的速度无关。所以你锻炼时应该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量延长运动的时间。
5,持之以恒的剧烈的伸展运动可以保持肌肉的柔韧性。
扭腰,弯腰,左右腰部拉伸等都属于拉伸运动。这类运动应该慢慢做,不可以用力太猛。你始终要记住:伸展运动是为了让肌肉松弛,放开,而剧烈的伸展运动会使你的肌肉变的更紧。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