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上旬,春城昆明也遭到骤然而至的寒流袭击,但在昆明市一个小区内,喧闹的音乐声仍引来了许多居民。这是云南健之佳连锁药房有限公司藉周末公众假日在小区举办一个社区文化节,目的是为了庆祝“健之佳”在昆明成立5周年。
“健之佳”是深圳海王星辰设在昆明的分部,与“海王”在广东省外一些城市只有几个分店不同的是,目前昆明有76家“健之佳”,而且全部为直营店。
■ 条件诱人 “外雁”飞来
事实上,在昆明药品零售市场角逐的不止海王星辰一家外来者,如香港地产“大鳄”新世界集团在当地收购的“福林堂”,双鹤与当地销售网络合作建立的“双鹤大药房”,均具有相当的实力。在昆明最繁华的北京路、东风路、新闻路上,这几个品牌的药店交相辉映,好不热闹。
“昆明市场开放得很早,在1998年,当时的医药管理局到深圳参观零售连锁企业,到海王星辰考查后觉得不错,于是不久就把它引进到昆明来。”“健之佳”副总经理王兵告诉记者,“当年为了让老百姓更易接受,我们在昆明开设的药店取名‘健之佳’。我们头两年10家10家地开,后三年20家20家地开。当时引入的两个合作者都已经收回投资,他们十分满意。”
而香港四大巨鳄之一的新世界集团收购的是昆明的金招牌“福林堂”,该品牌始创于1857年,在昆明当地老幼皆知。“新世界”雄厚的资金实力让“福林堂”在第一年便开出47家店。据行内人士估计,“新世界”在药品零售业的投资达4000万元以上。
1999年,随之而至的还有号称要开100家分店的三九济民大药房。再后来,双鹤以联合当地销售网络为切入点,进入了昆明市场。近两年,来自香港的“屈臣氏”也做起药品生意,在昆明最繁华的南屏街开门迎客。来自湖北的“春天大药房”也进入昆明,力图分一杯羹。外来药店如此集中,这在全国范围尚属罕见。
业内人士认为,这一现象的出现与昆明系列的开放政策有关。据悉,“新世界”在进入云南之前,曾与宁夏、四川、吉林等省签订开发药业的备忘录,最终选择云南的原因是云南相应的开放措施最为诱人。
■ 找准定位 适者生存
在发展异地连锁的过程中,考验每一个外来者的问题不外乎是两个,一个是如何尽快盈利,另一个则是如何尽快为老百姓所认同。
“健之佳”最初选择弃“海王星辰”而另起名称,使它能迅速地被消费者接受。但面对盈利问题,王兵坦言1999年、2000年压力非常大。“在外地开连锁店考验着总公司的心理承受能力,开业第一年亏,第二开继续亏,第三年还让不让你做下去,就视乎总公司对你有没有信心了。”王兵称,海王星辰总部对昆明分部十分有信心,尽管头两年业绩亏损,仍然大力支持,结果第三年便出现转机,如今海王星辰是昆明连锁药店屈指可数的盈利企业。
而对一些实力雄厚的外来者,资金并不成问题,困扰他们的是如何整合收购而来的资源,如何实现人、财、物的高效率利用。
当地一位跑医药的媒体记者举了一个例子:“福林堂”曾经几易门面,开始被收购时所有的店招牌改成了十分西化的标志,完全摒弃了原来“福林堂”所塑造“百年老店、地道药材”的形象,但后来又恢复旧形象。随着多元化经营的出现,“福林堂”也与其它药店一样卖起百货来。“感觉‘福林堂’的形象摇摆不定。”而另一位经营者则尖锐地指出:“‘新世界’买了一个金招牌,却没有留住它的精髓。”
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有些店虽然制订了标准化的服务细则,在执行力上却欠缺力度。如品牌药店的店员在客人进门时均大声说“欢迎光临”,而有的药店则无人招呼。据反映,熟悉零售药业的管理人员奇缺,缺少懂行者让一些药店管理成本高、收效小。
■ 理性竞争 多态并存
据悉,今年年初,几家知名的平价药店老总不约而同地到昆明考察,最后都一去无回。难道昆明不再是吸引外来投资的乐土?几位连锁老总的回答是,若想打价格战,昆明的空间已经很小。
昆明在1999年开始打价格战,当时在大观路开设的平价超市,在批发价上只加5%甚至只加3%销售,不少居民争相光顾。而2000年在昆明百货大楼出现的一家平价药店则把药价压得更低,由于该药店处于昆明中心商业区,交通方便,经营者凭借自身为商业批发单位的优势,大打价格战,单店第一年3个季度的销售额就有6000万元,第二年更达7000万元,对同行的冲击十分强烈。
据王兵透露,目前昆明零售业的毛利不到15%,打价格战已非常困难。相反,经过价格战生存下来的企业锻炼出非常敏锐的价格反应速度,恶性竞争几乎不会出现。
而另一方面,没有价格战的昆明出现了多种业态竞争的局面。除了大型药品超市,还有超市店中店、中小规模社区店等等。据王兵透露,下一步海王星辰将与北京同仁堂合作,共同打造一个全新的品牌,经营中药、中成药,借助“同仁堂”这个百年品牌,与海王星辰的偏重西药形成互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