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医药商业经济运行分析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3-30 07:40:52
从2003年前10个月的情况来看,全国医药商业购销总体走势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1~10月,全国七大类医药商品购进总值为1499.50亿元,同比增长19.42%。其中,医疗器械类同比增长40.56%;药品类同比增长19.67%;中成药类同比增长12.90%。全国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值为1662.71亿元,同比增长17.58%,纯销售为985.23亿元,同比增长15.02%。其中,药品类总销售为1197.87亿元,同比增长18.25%,纯销售为707.69亿元,同比增长17.89%;中成药类总销售为303.98亿元,同比增长11.95%,纯销售为175.38亿元,同比增长3.91%;医疗器械类总销、纯销分别同比增长29.88%和33.97%。由于受非典和平价药店发展的影响,2003年药品购进与销售得到了突击式的增长,为全年的增长势头奠定了基础。而截止到10月末,全国七大类医药商品库存总值为237.88亿元,同比增长3.88%。其中:药品类为151.53亿元,同比增长6.95%;中成药类为50.93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医疗器械类为9.22亿元,同比增长11.27%。目前我国医药流通业呈现出以下特点:1、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据统计,目前我国具有三证的药品批发企业共有1.65万家,从事零售业的有11.9万家。但大多规模较小,年销售额超过2000万元的企业不到5%,超过10亿元的只有10家。2、优势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偏小。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医药流通企业上海医药集团,其2001年销售额为129.4亿元,占国内医药市场份额的7%。另外两家医药商业巨头,国药集团年销售额近100亿,广州药业集团兼并白云山后今年销售额为80亿元。三家加起来也仅占国内17%左右的份额。零售企业中最大的连锁店年销售额也仅5亿元。而纵观欧美等发达国家,经过兼并重组,行业集中度已达到相当的高度。美国整个药品批发企业主要有3家主导,其中McKesson公司一年销售额就达368亿美元;日本最大的75家药品批发企业也占了业务量的95%以上。3、管理手段落后导致企业效益低下。国内医药商业企业大部分仍沿袭传统的运营模式,没有建立现代信息及物流管理系统,致使成本、费用居高不下。目前我国药品批发行业的平均毛利为12.6%,而平均费用却占到12.5%,2002年1~9月份医药商业的平均毛利率仅有0.59%。4、持续的宏观调控,使利润空间受到挤压。近年来我国药品价格的持续下跌。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自1997年以来,国家计委先后10次降低药品价格,降价药品达400多个品种。中、西药品零售价格指数涨幅从1996年的8.8%逐步下降到2000年的0.3%,2001年为-1.5%,首次出现负增长。2002年,药品价格指数进一步降低,1~3月分别为-2.7%、-3.4%、-3.7%。对医药流通行业而言,销售量增长是否能抵消价格下降造成的毛利减少将直接影响到医药行业的经济效益。这些特点决定了入世后,我国医药流通业将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
休闲 居 编 辑
(转摘自“医药快讯信息网”)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