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测量标准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10-18 03:11:45
>>>>>>>>提问在测量血压,座着测量学压高.如在躺下测量正常,这两种方法哪个为标准.
>>>>>>>>休闲养生网回答:
测量血压的影响因素
1、这是第一部分,简单的说明:
总结人为测量血压的影响因素: 1,袖带宽窄 2,袖带松紧 3,衣袖过紧 4,手臂高低 5,放气速度 休 闲 居 编 辑
2、这是详细的解说,还夹杂着评论:
准确测量血压是正确诊断和有效控制高血压的前提。测量血压在几乎所有的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和医生眼中是一件“看一看,学一学”就能掌握的简单技术,但从测量血压的唯一要求——准确性来考量,本刊记者对200名高血压患者和90名医生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
测量血压,90%不规范
如果你坚信自己的测量准确,请看这幅漫画,并从中找出血压测量准确性的6个明显错误。
缺图
无论你是糖尿病患者或者高血压患者,还是医生,如果有人问你“你会测量血压吗?”,你肯定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会”,但在随后的更多问答中,却暴露出很多没有注意到的影响因素和不规范甚至错误的测量手法。
为了解患者和医生对血压测量知识的掌握程度,近日,本刊记者对200名高血压患者(其中117人为糖尿病患者,174人家中有血压计并经常在“感觉不舒服时自己测量”),90名医生(来自心内科和内分泌科,其中二级甲等医院50人,三级乙等和三级甲等各20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请有关专家进行点评。
血压计应定期校验
调查结果 在家自测血压的174名患者中,只有6人曾经去医院咨询过血压计如何校对,其余全部“没有想过还要校对”。90名医生中,64名清楚需要校对,但觉得“不是自己的职责范围”。
专家点评 据我了解,多数老百姓就诊的二级甲等医院,一个科室只有一台血压计,出现严重损坏时,只好找别的科室去借。记得我带的一名研究生,给患者测血压时,由于袖带的粘性不强充气时会绷开,他居然用手去挤压袖带就“凑乎”测完了。
目前家庭用的很多血压计也都在“带病工作”,作为医用专用仪器,无论每天使用,还是偶尔使用,都应该每半年检定一次,才能保证它的准确性。但几乎所有的医院都没有得到授权,也就不能开展对血压计“体检”这项业务。也就是说,医院和个人都必须到技术监督部门授权的单位如计量局进行血压计检定。
一般,测量血压前应检查血压计汞柱有无裂损,水银有无漏出,是否保持零位,橡胶管及气球有无漏气。
测量前宜全面放松
调查结果 1、也许你要在候诊室等半个小时,但医生绝不会等你休息5分钟
2、患者一般在感觉头昏等不适时才测量。
专家点评 此刻患者机体处于应激期,我们必须认识到随着呼吸、情绪变化、运动、进餐、吸烟、饮酒、温度、膀胱充盈和疼痛等因素随时随刻都有可能引起血压变化。另外,年龄、种族和一天24小时变化节律等对血压也会有影响。一般在睡眠时血压最低。虽然不可能调整所有这些影响因素,但可以努力使这些因素对血压的影响达到最小。
所以,测量血压前,被测量者应在一个温度适宜、安静的室内作短暂休息,至少安静休息5分钟,以全面放松自己。如一时达不到理想的条件,医护人员应在测出的血压值旁边注明一下,例如,“BP(血压)154/92mmHg,测右臂,患者紧张。”
诊断前要除外“白大褂高血压”
调查结果 200名患者中,163人不知道“白大褂高血压”的定义;虽然全部医生都清楚,但在实际测量诊断中,并没有综合考虑排除,对危害性的认识也不足(详见本刊2005年第3期)
专家点评 “白大褂”高血压就是指在医疗单位测血压高,而一离开医疗环境下,血压又变为正常的现象。要确诊是否是“白大褂”高血压,最好采用动态血压监测(ABPM)。
这种情况对血压的影响经常能达到30mmHg左右。有很多人认为这是一种生理反应,经常比喻为“战斗和逃跑”现象,或“防御”或“警戒”反应。它最容易发现在医院的急诊科,此时患者非常害怕和极度紧张,但也可以发生在门诊手术室。
血压正常者和高血压患者均可发生,但反应变化程度,患者与患者之间有很大的不同。许多患者不会发生,还有些患者恢复勇气后,在类似的血压测量环境和技术,血压升高程度降低,甚至没有。因此,在决定采取降压措施,尤其是给予降压药时,不能参考在容易发生“白大褂”高血压的环境下所测得的血压值。
没有任何一种人群可以免除白大褂高血压。年轻的、年老的、血压正常的和血压高的,甚至妊娠妇女患者都可以发生白大褂高血压。用普通血压计测量血压处于高血压边沿的年轻人,更需排除白大褂高血压,以避免受到“错误”的惩罚。此外,白大褂高血压没有任何明确的特征,但是所得的血压值却与远离医疗环境,如在家自我测量或动态监测血压所获得的血压值不同。用常规方法测血压诊断为“高血压”,但又怀疑有可能是白大褂高血压。因此在戴上“高血压”帽子和采取某一治疗措施之前应动态监测血压。
测量时需摆正体位和手臂位置
调查结果 1、很多患者摆什么体位,医生也不加指正就测量。
2、70%以上的患者不知道手臂与心脏的相对位置。
3、200名患者中有171人不知道测量血压应该托住肘部;90名医生中有65人不清楚“为什么”。
专家点评 坐位或卧位测量血压都是可接受的。被测量者最好坐于有靠背的座椅上,裸露出右上臂与心脏同一水平。所测手臂放在与心脏齐平的位置上和坐着测血压,至今大家都仍然认为是测量血压的标准姿势。无论采用哪种姿势,患者应该感到舒适才对。特殊情况下可以取卧位或站立位。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及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情况者,应加测站立位血压。
关于测血压之前,患者维持特别的姿势应持续多长时间最好,目前尚不清楚。但是有人建议采用卧位或坐位姿势测血压至少应保持测量姿势在3分钟以上,站位只需1分钟。一些降压药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安静站立3分钟后收缩期血压下降≥20mmHg,或舒张期血压下降≥10mmHg),此时卧位和站位的血压均需测量。
一般从卧位改为坐位或站位,血压趋向升高,坐位时舒张期血压可能高出大约5mmHg。大约20%的患者双上肢血压测量值之间存在差异。应该根据较高的数值进行治疗。
如果手臂处于心脏水平位置以下,测量出来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反之,抬高手臂在心脏水平之上,测出的血压值就偏低,这些可使收缩压和舒张压误差高达10mmHg以上。
另外,测量血压时,最好是测量者托住被测量者的肘部,这也是测量站立位血压的推荐方法。如果所测手臂没有用物体支撑,患者又是坐着或站着量血压,这就等同于在运动,导致血压和心率均提高,舒张压可以升高10%左右。若被测量者是高血压患者,又正在服用β-受体阻滞剂,血压受影响更大。因此,测量血压时所测手臂下一定要有一个物体支撑着。
听诊器胸件应放准部位
调查结果 200名患者中有192人认为听诊器胸件就应该塞在袖带里,而且“从来没有怀疑是错误的”;90名医生中的84位虽然知道塞进袖带不对,但其中63位在实际测量过程中仍然在塞,并认为“解放了一只手”。
专家点评:将袖带紧贴缚在被测者上臂,袖带下缘应在肘弯上2.5厘米(cm)。将听诊器胸件置于肘窝肱动脉处。
血压测量对医生而言是一项看来最“熟练”的技术,这种“熟练”让医生把错误当成了常规。而患者一般都从医生的“言传身教”中学来。
如果将听诊器胸件塞在气袖里,由于可能受气袖内压力和听觉的影响,测量误差一般在10~20mmHg。
避免“袖带高血压”
调查结果 200名患者中189位都认为袖带大小和宽窄对测量结果“应该没有影响”,买血压计时也没有考虑;90名医生中仅有25位清楚对袖带因人而异的具体要求,而没有一家医院准备有不同大小规格袖带的血压计。
专家点评 袖带的大小应适合患者的上臂,至少覆盖上臂臂围的2/3,小儿应用儿童袖带。
袖带是由无弹性的布做成,里面又包有可充气的橡皮气囊,合在一起统称为气袖。目前最常见的袖带都是表面带有互相可粘附的尼龙织物,这样缠手臂时非常方便和牢固。但是这种尼龙粘附性一定要有效,如果发现粘附性差,袖带就应该废弃不用。
相对所测手臂来说,袖带太长或太短,太宽或太窄都会严重影响测量结果,袖带气囊的长度和宽度应该分别为手臂臂围的80%和40%。
有研究证明,使用太窄或太短的气袖测出的血压值偏高,这就是所谓的“袖带高血压”,结果是高血压诊断过度;现在还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用太宽或太长的气袖测出的血压值偏低,结果是把真正的高血压诊断为“血压正常”。这两种情况都会对高血压发病和临床治疗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
掌握血压读数
调查结果 174名“会”自己测量血压的患者中,70人以响声最强时读数作为“高压”(收缩压),32位有时以第一个响声而有时以最强响声时记录读数。获取舒张压读数则难倒了几乎所有的患者:不清楚到底该以消失音还是变音为标准。
专家点评 应该以听到第1个响声时水银柱凸面高度的刻度数值作为收缩压;以声音消失时的读数为舒张压。儿童、妊娠、严重贫血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情况下,听诊声音不消失,此时改定为以变音为舒张压。此读数错误的变动幅度一般在15mmHg以上。
编后语
近年来,国际上几乎每年都调整一次高血压诊断标准,每次调整的幅度也仅是5mmHg左右,即可以理解为:血压值升降5mmHg对患者的健康已经构成了质变的可能。而国外最新的一项实验证实,血压在115/75mmHg(目前还认为是正常的血压水平)时,已使心血管等主要靶器官受到损害。
另一方面,据估计,国人测量血压的误差一般都在10~15mmHg以上,这个范围已足以把一个正常人诊断为而错误的用药降压;也能把一个高血压患者视为正常人而延误了治疗。
调整诊断标准后,据统计,目前我国有近2亿高血压和准高血压患者,而准确测量血压是对患者进行分类、确定血压相关危险和指导治疗的基础。当我们把全部的“宝”都“押在了”准确测量血压这个“点”上,就要求患者多用心学习一些,医生多负责任一些,请记住:你们测量血压的举手投足之间却在解决一个全民族的健康大难题。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