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癌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10-18 04:00:03
>>>>>>>>提问
如果得了血癌要忌口吗
该注意哪些事项
能治好吗
求求哪为能回答我
休 闲居 编 辑
>>>>>>>>休闲养生网回答:
鞘内注射法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近年来,鞘内注射化疗药物成为防治中枢神经性白血病(CNS)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鞘注化疗药是预防和治疗小儿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有效方法。但有报道,鞘注化疗药可引起双下肢麻木及疼痛、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发热、抽搐等不良反应,尤以双下肢麻木或疼痛为最常见,在鞘注化疗药物时出现,停止鞘注一般很快自行缓解,与药物刺激神经关系密切。严重时可出现神经毒性反应,如不及时给予强有力的脱水治疗,甚至可导致死亡。
庇护所白血病的预防 患儿获得CR后,庇护所白血病的复发是影响CCR率的重要因素。化疗开始后,若不进行庇护所白血病的预防,化疗后3年内的CNSL发生率可>50%,TL发生率可达10%~30%。既往CNSL的预防多采用鞘注加放疗,但放疗可明显影响患儿的智力和生长发育。故近年来多主张采用鞘注联合大剂量全身化疗预防CNSL和TL,并取得较好疗效。我们化疗方案中,采用三联鞘注加HDMTX疗法预防CNSL以及TL,CNSL的发生率2.9%,TL的发生率2.5%。表明三联鞘注联合HDMTX预防CNSL及TL行之有效。
毒副反应及并发症防治 强烈化疗最严重的毒副反应仍是感染及出血。在诱导治疗期,虽然给患儿采取了保护性隔离及预防性应用抗生素,83%的患儿仍有不同程度的感染,其中严重感染如肺炎、败血症的发生率高达19.3%,3例因败血症致DIC死亡。当病情缓解后,由于全身情况的改善及白血病细胞负荷减少,在以后的巩固和强化治疗中,感染发生率明显减少。因此我们认为,诱导治疗期诱发的粒细胞缺乏,并发严重感染仍是治疗失败的关键。在诱导治疗期,另一重要并发症为血小板减少并发出血。本组83例患儿BPC<20×109/L,虽然多次输注血小板,但仍伴有不同程度的皮肤、粘膜出血,但无1例并发颅内出血。我们的经验为:除输注血小板外尽量使患儿保持安静,避免屏气、哭泣,减少咳嗽等对于防止颅内出血至关重要。对化疗药物的其他毒性进行严密监测,对心、肝等重要器官进行必要的药物保护,故有效地防止了其他并发症造成的死亡,提高了疗效。
☆近年来,鞘内注射化疗药物成为防治中枢神经性白血病(CNS)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而随之发生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或并发症却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我们采用鞘内注射化疗药物治疗135例白血病患者,经细心护理,减少了注射过程及注射后的并发症。现将其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35例,男78例,女57例,年龄14~59岁。其中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65例,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ML)54例,慢粒急变6例,CNS 10例。鞘内注射1次的38例,2~5次44例,6~10次33例,10次以上20例。最多的1例在9年内共注射30次。观察时间2天至10年。
2 注射方法
2.1 术前准备
2.1.1 做好普鲁卡因皮试。
2.1.2 准备消毒物品及注射过程中所需药品和腰穿包。
2.1.3 对病人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消除其恐惧心理。
2.1.4 注射点定位:以左右髂后上棘的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接处作为注射点,并做好标记。
2.2 鞘内注射方法
2.2.1 病人去枕侧卧,背部与床板垂直,头向胸前屈曲,双手抱膝,使其紧贴腹部,使脊柱尽量后突以加宽脊椎间隙,便于进针。
2.2.2 常规皮肤消毒,戴无菌手套,铺孔巾,暴露穿刺部位。用1%~2%普鲁卡因2~4ml自皮下到椎间韧带作局部麻醉。
2.2.3 用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垂直于脊柱缓慢刺入约4~6cm。当针头穿过韧带与硬脑脊膜时,可感到阻力突然消失,此时可将针芯慢慢拔出,如有脑脊液溢出,应立即插上针芯。
2.2.4 将已准备好的鞘内注射药物用4ml生理盐水稀释后,加入地塞米松5mg,待拔出针芯后立即接上注射器,缓慢推注。
2.2.5 推注完毕后再将针芯插入,拔出穿刺针,覆盖无菌敷料,用胶布固定。嘱病人去枕平卧6~8小时。
2.3 常用药物及剂量 甲氨喋呤:初次用量为5mg,以后7.5~10mg;阿糖胞苷及环胞苷:首次用量25mg,以后为50mg。均配用地塞米松5mg。CNS患者每周注射2次,病情缓解后及预防注射时每4~6周1次。
3 副作用观察
鞘内注射后,病人因病情、年龄、性别、药物稀释剂量及配方等不同,出现副作用也不同。本组患者在注射后主要副反应见附表。
附表 135例580次鞘内注射后副作用发生情况
副作用 例数(%) 次数(%)
头痛、头晕 21(15.56) 82(14.14)
恶心、呕吐 20(14.81) 38(6.55)
腰痛 26(19.26) 48(8.28)
颈项强直 9(6.67) 10(1.72)
下肢麻木 14(10.47) 16(2.76)
下肢轻度瘫痪 5(3.70) 5(0.06)
发热、大汗 4(2.97) 4(0.07)
合计 99(73.33) 203(35.00)
鞘内注射甲氨喋呤、阿糖胞苷及环胞苷等化疗药物,用药后患者可发生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在鞘内注射过程中至术后8小时内,发生头痛、头晕或恶心、呕吐者一般症状较轻,给予对症治疗后,常在24小时内消失,少数患者卧床2~3天均可消失。我们在观察中发现:由于推注速度过快,致颅内压力突然增加,有4例患者同时发生头痛、恶心、呕吐及颈项强直等严重脑膜刺激症,立即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10mg加高渗葡萄糖液及止痛、镇静等处理后数小时症状缓解,24小时内消失。当减慢推注速度(约15分钟),并边回抽边推注,上述症状的发生明显减少,且发生程度也比较轻微。8例鞘内注射6次以上者有腰部酸痛,活动时显著,考虑为多次穿刺损伤所致。以后我们根据病人体重、年龄及性别,尽量选用小号针,避免副反应的发生。
本组病例中有2例发生严重并发症,1例CNS患者鞘内注射6次后脑膜刺激症突然加重,并伴有发热,脑脊液检查见大量白细胞,并培养出假单胞菌,其原因是由于注射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格所致。经用大量抗生素后恢复正常。另1例在鞘内注射7次并颅脑放疗后,意识障碍加重,有痴呆、共济失调、语言障碍及双下肢轻度瘫痪,最后死于白质脑病。由此看来,采取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减少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
4 护理
4.1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注射后注意患者面色、口唇、瞳孔等。如发现出汗、恶心、呕吐、口唇发绀、瞳孔不等大、颈项强直等,立即停止穿刺,并作相应的处理。
4.2 穿刺时,宜选用小号穿刺针,避免药物外渗及穿刺损伤。当针头刺入皮下组织后缓慢进针,防止因用力过猛刺伤马尾神经或血管,以致产生下肢疼痛或脑脊液进入血液而影响结果判断。推注药物速度应缓慢,边回抽边推注,使脑脊液逐渐与药物混合稀释后缓慢注入。并根据所测脑脊液的压力,适当调整推注的药物剂量。对颅内压较高者可缓慢放1~2ml脑脊液。在多次鞘内注射后可出现颅内压降低,术后易发生低颅压性头晕、头痛等不适,此时可多注入1~2ml生理盐水以减轻症状。白血病人抵抗力低下,极易发生感染,因此操作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无菌技术。
4.3 心理护理。术前要做好病人的解释工作,使病人了解鞘内注射化疗药物,不仅可预防CNS,而且可维持疗效,延长CNS的缓解期,又能有效根治CNS,从而取得病人的积极配合。术后勤观察、多关心患者,解除病人的顾虑及紧张、恐惧的心理。
4.4 预防感染,做好饮食护理。鞘内注射化疗药物过程中,注意无菌操作。术前术后定时消毒病室,保持室内清洁,同时减少陪护人员,限制探视。化疗期间嘱病人多饮水,以清淡流质饮食为佳。为避免化疗后呕吐、恶心引起的食欲下降,早餐要吃饱,中餐要吃少,晚餐推迟1~2小时。
经采取以上护理措施,明显地降低了副反应的发生率,增强了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保证了治疗方案的顺利进行。
http://www.china-nurse.com/2005/1-19/14124.htm
参考资料:http://www.gynic.net/~doctor/zz/sxhlzz/960217.htm
血癌的治疗
I.化学治疗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近几年的研究报告,除了M3型使用口服的ATRA来治疗,其余六型所使用的化学治疗处方是一致的。Ara-C加上Daunubicin是首选的药物,治疗效果可达70%的完全缓解率。但疾病缓解之后,若不继续接受巩固性的治疗,复发的机率相当高。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治疗开始是以化学药物为主,即可达缓解。使用干扰素治疗也可以使病人达到缓解,但通常仍无法根治。高剂量化学治疗合并骨髓移植是唯一可根治疾病的治疗。
急性淋巴球性白血病:常用的药物包括:Daunubicin、Vincristine、Prednisolone以及L-asparaginase。当疾病完全缓解后,可以考虑巩固性的化学治疗,治疗之后,再以口服的化学药物进行维持性治疗。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细胞常会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所以应考虑给予头部的放射线治疗加上脊髓腔内化学治疗。
慢性淋巴球性白血病:当早期,如果没有特殊症状,并不需要急於治疗,当症状出现后,此时再考虑给予化学治疗。一些抗癌新药对慢性淋巴球性白血病皆有不错的控制。
II.血液干细胞移植
骨髓移植:可分自体骨髓移植及异体骨髓移植。自体骨髓移植是输入自己的骨髓;而异体骨髓移植则是输入捐赠者的骨髓。
周边血液干细胞移植
脐带血液干细胞移植:利用胎盘来收集干细胞,这是近年来医界持续研究中的移植法。
III.放射线治疗
急性淋巴球性白血病病人,因为癌细胞容易侵犯病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所以医师常会安排做预防性的放射线治疗。
1、供给丰富的优质蛋白质
白血病患者体内蛋白质的消耗远大于正常人,只有补充足量的蛋白质,才能维持各组织器官的功能。另外,体内各种抗体亦由蛋白质构成,具有保护机体免受细菌和病毒的侵害,提高机体抵抗力的作用。因此,白血病患者应摄人高蛋白饮食,特别是选用一些质量好、消化与吸收率高的动物性蛋白和豆类蛋白,如禽蛋、乳类、鱼虾、瘦肉、动物血、动物内脏、豆腐、豆浆等。肝脏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重要的矿物质等。每100克肝脏含蛋白质21.3克,比瘦肉高35%,比鸡蛋高30%。微量元素铁、硒和铜等在动物肝脏中含量也较丰富。此外,肝脏还含有较多的核酸,它在预防癌症中起着潜在的作用。白血病患者日常饮食中经常吃些动物肝脏,大有益处。
2、多进食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
恶性肿瘤患者中约有70~90%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维生素缺乏。国外研究证明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与水果,能阻止癌细胞生成扩散、增强机体的局部基质抵抗力和全身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控制和治疗癌症的目的。含维生素C较丰富的食物有油菜、西红柿、小白莱、韭莱、山楂、柑桔、鲜枣、猕猴及柠檬等。维生素A可刺激机体免疫系统,调动机体抗肿瘤积极性。含维生素A丰富的食物有胡萝卜、南瓜、蛋黄、动物肝脏、鱼肝油、柿子椒以及菠莱等。
3、多摄入含铁质丰富的食物
白血病的主要表现之一是贫血,所以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鼓励病人经常食用一些富含铁的食物,如动物肝、血块、甲鱼、豌豆、黑豆、绿色蔬菜、大枣、红糖、黑木耳、芝麻酱等。
4、采取少食多餐的原则
白血病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此时可采取少食多餐的进食方法,或在三餐之外,增加一些体积小、热量高、营养丰富的食品,如糕点、巧克力、面包、鹌鹑蛋、鱼松、酸牛奶、鲜蔬汁等;还可调剂些半流食或软饭如米粥、豆腐脑、小笼蒸包等。
总之,白血病患者宜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及矿物质、易消化的饮食,以补充体内热量及各种营养物质的消耗。化疗期间更应注意菜肴的色、香、味,以增加患者的食欲。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