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风湿不妨去中医院坐坐冒热气的“龙椅”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5-07-07 22:46:25
核心提示
正在上演的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中药频频现身:先是用草乌使巩俐扮演的皇后慢性中毒,其次是周润发扮演的皇帝征战回宫时,要坐在被滚烫的中药汤气弥漫的“龙椅”上熏蒸。从中医角度看,这两个中药的出现都合乎医理,特别是后者,确实是中医的外治法之一。
早在西周时期,中药熏蒸就盛行于皇宫王室,做洁身、治疗、保健之用,还是皇室间交际的一种礼仪。到了晋唐,这种中药熏蒸法开始进入临床各科,明清时期发展到鼎盛。清朝著名外治专家吴尚先提出了“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法即内治之法”的理论,更加确立了熏蒸疗法的医学地位。张艺谋对此在《黄金甲》中稍作艺术夸张。其实,现在中医医院里正在实施具有治疗作用的中药熏蒸。
■中药熏蒸适合风湿、骨关节等疾病的治疗
这种弥漫在“龙椅”周围的中药熏蒸是中药浸浴疗法的一种,适应于多种疾病的治疗。这是借热力和药治的协同作用,通过扩张皮肤微小血管,加快血液循环,由表及里,在温热中实施治疗。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具有分泌、吸收、渗透、排泄、感觉等多种功能。中药熏蒸就是利用皮肤的生理特性,使药物通过皮肤表层吸收,角质层渗透和真皮层转运而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而且可以避免药物对口腔黏膜、消化道及胃肠的刺激,减轻肝脏、肾脏负担,提高药物的利用。这也符合世界药物研制由化学合成药向天然植物药物转变的趋势。
■中药熏蒸对怕风怕冷患者效果显著
中药熏蒸法能排除体内风、寒、湿邪,起到温经散寒,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最典型的就是风湿性疾病和一些骨关节病导致的关节肌肉肿胀、疼痛和活动受限等,尤其是伴有怕冷、怕风者效果显著。
目前,关节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尤其骨性关节炎是老年人疼痛和致残的主要原因。北京的一项调查显示,60岁以上的人群中,有症状的男性骨关节炎者占7.1%,而女性占15.4%。北方寒冷的冬季更是这类病人难熬的季节。我们在临床中发现,这个时候使用熏蒸对麻木、疼痛、拘挛等症可明显缓解。
■中药熏蒸也须一人一方
中药熏蒸也是中医保健治疗手段,需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重视个体差异,辨病辨证论治,和吃中药机理基本相同,必需根据病人在表在里、在腑在脏、虚实寒热、标本缓急,采用不同的药物浴方法。那种一盆药汤泡所有人的办法肯定不合适。正规的药物熏蒸也是根据个人体质辨证用药,选用的中药要因人而异。
比如,在我们医院进行熏蒸的病人常用处方是根据经典的“防风汤”、“四物汤”演变加减而成的。四物汤是宋代名方,距今已经过八九百年的历史考验,具有良好的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活血化瘀作用。
■洗药浴不但要有针对性,还要掌握用药的“火候”
如同服中药一样,药浴一旦用药或剂量掌握不准,不但会加重病情,还可能危及生命。有的中药有一定毒性,而在泡药浴和高温熏蒸过程中,皮肤腠理完全开泄,一旦剂量掌握不好,很容易通过皮肤引起急性中毒,尤其是治疗风湿病、腰腿疼的中药,如南星、川乌、番木鳖等,毒性较大,必须经过炮制、配伍后才能安全使用。而且,有些人对某些中药成分可能过敏,一般表现为皮肤过敏,起皮疹,瘙痒,出现这种情况应立即停止药浴,接受抗过敏治疗。
■中药熏蒸也要注意“分寸”
病变范围小者,可采取局部浴洗;病变范围大者,可采取全身浴洗;亦可根据上病下取的方法,例如高血压病的头痛、头晕等,可药浴双足等。辨证属血瘀者,可选用活血化瘀的浴洗方药;辨证属寒凝者,可采用温通散寒的方药,而这些最好求助于正规中医医院的医生,以“量身定做”。
中药熏蒸的温度不可过热,特别是老年人,或因某些疾病致使对温热刺激感觉迟钝者,感觉热时往往已经烫伤。温度亦不可过凉,特别是在药浴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浴液的温度。冬天熏蒸时要注意保暖;夏季药浴要避免风吹。全身浴洗后要注意擦干身上的浴液、汗液、穿好衣服,稍加休息,然后再外出,因为熏蒸后是最容易感受风寒,发生感冒的。
饥饿、过度疲劳、饱食之后不宜浴洗;妇女月经期不宜坐浴。某些患者在药浴过程中,可能发生头晕等不适,应当停止药浴,卧床休息。患有重症心脏病、高血压等疾患者,尤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药浴方法,并密切观察,以防意外。有开放性创口、感染性病灶、年龄过大或体质特别虚弱的人,是绝对不适合药浴和熏蒸的。
(转载自《北京青年报》)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