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价改革如同隔靴搔痒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3-30 14:31:47
药价一直是近年社会上最热门的话题,不管是政府、大众,还是媒体,都盯着药品的价格做文章。一波又一波的政府降价浪潮冲击着企业的价格底线,企业也只好拿出浑身的解数来应对,药价营销就在这一次次的价格较量中被丰富、被延伸、被打上了深深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烙印。
休 闲 居 编辑
我国在解放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处于计划经济年代。为了保证人民健康的需要,药品从源头流到终端是靠逐层调拨,价格也相对固定,因此,产业链上的企业不管处在什么位置,都能坐收一定的利润。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很多商品的价格已经逐步完成,多数商品的价格都不再由政府制定。但是药价的改革十分缓慢,直至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人们大呼药价过高的背景下,一场自上而下的药品价格改革才在我国正式展开,并至今仍在继续进行着。从原国家计委8年前首次公布部分药品调价至今,一共有了14次的药品价格于今仍然分由政府物价部门制定。从容这一点来讲,药价的改革远远落后我国整个经济领域的价格改革。
其实我们的药价改革过程,现在看来还只是厂家、流通企业、医院之间利益重新分配的过程。我们的企业现在对不同类别产品的费用率、利润率进行重新调整,并且调整的结果往往是压缩已经形成的比率,使厂家的活动空间及利益受到压缩;对流通企业来说,流通差率的调整以及招标机制的引入,使其经济环境及利润水平更趋严峻;医院的日子也不好过,各种控制措施如"总量控制"、"限制并逐步降低药品收入比重"等,也使其日子日益艰难。尽管我们药价改革的目的之一本来就是要让那些规模小、水平低、管理差的生产厂家或流通企业无法混日子,并将其淘汰出市场。但由于相关的补偿机制未完善,当一些优质企业的利益受损但又没有其他来源给予补充时,积极性自然不会高。这样,政府虽在极力推动这项改革,但执行者却没有给予同样热情的回应。人民群众因没有及时见到预期的效果也不满意。
因此,对于国内大多数药品生产企业来说,药品价格营销的起点是从为自己的药品制定的一个满意的价格开始的。但由于药品招标采购等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企业无法得到满意的价格,他们感觉到越来越难做了。一些企业采取变通的做法,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不惜把老药改头换面,用新瓶装"老酒",以致老百姓得到实惠远远没有期望的那么高。另外,低价取向随之出现的药品质量下降也在一些医疗单位出现了。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一旦各方面都把注意力聚焦在药品价格上,企业只能去迎合这种需求做文章,就会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并依赖上了药品价格营销。
但他们做得很累,药企从源头开始要为药品流通的每个环节的利润分配操心,在他们的药品价格里面要把总代理、地区代理、院长、药剂科领导、医生……甚至医院的门卫都要想到,而企业这么操心费力却拿不到利润的最大部分。当然最委屈的是消费者,他们要为企业的这一连串额外成本买单。
专家呼呈,药品价格改革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措施和科学的管理手段。例如,产品分类定价之间的价差应当定多少,现在的政策虽然有规定,但由于缺乏科学的定量机制,只能在很大程度上靠平衡各方面制定。另外,医院补偿机制问题未能解决,也是药品价格改革与医院改革不配套的表现。药品价格改革还需要和工商及价格执法相配套,例如靠给回扣去销售药品属于不正当竞争,应有相应的法规去监督、处罚。另有就是在药品改革之初,有关部门曾提出药品价格改革的目的是要治理生产厂家、流通企业多、小、低、散、乱的现象。如今八九年过去了,中央各地方降价的次数不能说少,力度不能说不大,涉及的品种也不能说不多,但厂家、流通企业的数量并未明显减少。这是为什么?由于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其治理也必须由各方面共同努力,不能光是指望药品价格改革单兵独进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否则,药品价格改革无法实现初衷,企业的药价营销也如同隔靴搔痒。
(转摘自“中国药网”)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