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与香港公司洽谈大额度中药投资项目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3-30 03:17:21
北京同仁堂(600085)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员对记者说,同仁堂近期正与一家香港公司洽谈一个额度不小的中药投资项目。在香港已开设5家药店、并与香港和记黄埔(中国)有限公司有上亿元合资计划的同仁堂将在香港又有新举动。
休 闲 居编 辑
前不久,出席“2003香港国际现代化中医药及健康产品展览会暨会议”的四川省代表团,与香港相关机构签署重要协议,两地决定携手共建现代化中医药产业。
种种迹象表明,内地与香港在中医药产业合作上已走到了新阶段。SARS之后,《关于加强香港与内地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的签订更为内地与香港在中医药合作做了充分的制度安排,它约定:“加强双方在中医药法规建设、发展战略和行业发展导向等方面的信息共享,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进中医药产业化和走向国际市场。”
SARS危机凸显中药地位
虽然香港与内地关于中医药方面的合作由来已久,但无疑SARS危机中中医药所起的独特作用使合作明显提速。香港自身的中医药资源与市场非常有限,加之长达150年之久以西方文化为主导的影响,使中医药长期处于被排斥和自生自灭的境地。由于中医药没有具体的药物成分分析和统一的标准,中医被认为不科学,采用中药会降低香港的医疗水平。而今年春天,中医药却在防治SARS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药不仅可以缩短发烧时间,还可减少患者使用激素的剂量,中药补药还提高了患者的肌体抗病能力。5月,广东省4名中医教授受香港医管局邀请,特别“加盟”香港抗SARS队伍。中医药防治疾病的重要性被香港大众和政府认可,加快中医药发展被提上日程。此后,香港中医药管理委员会宣布计划实施中药商发牌制度,凡经营中药材零售、批发、制造或中成药批发等业务的企业,可向管委会辖下中药组申领牌照。另外,香港立法会财务委员会还通过一项法案,决定额外拨款3800多万港元,以订立香港的中药标准。7月,香港特区政府官员表示,除了建立法定架构以规管中医执业和中药的使用、买卖和制造外,还会把中医药引入公共医护架构,并在2003年、2004年度于选定的公营医院设立3间中医门诊诊所。在众多中医药研讨会上,有关人士还提出了香港中医药的具体发展战略,第一条就是依靠内地丰富的原材料资源、人才资源和成熟的研究成果,建立国际化的中医药医疗诊疗和服务中心,与内地合作成为各界人士对发展香港中医药的共识。
取长补短现商机
中国中医研究院科技开发企事业管理委员会主任黄明达对记者说,香港与内地在中医药上的合作可以有三个层面:一是原材料,内地有广袤的土地,丰富的中药材资源,香港可与内地联合共同开发加工中药材。此前香港已与云南、贵州、四川等中药材生长较多的地区建立了联系,以后这种联系还将更加紧密。二是人才合作,香港发展中医药起步晚,人才较缺乏,近年来大学开办的中医药教育和研究机构规模也很小,从事中医药教育与研究的经验不足。因此从总体上讲,内地可在中医药人才资源上给予香港支持。三是产业化合作,在中药产业化中,内地可利用香港的技术优势,研究中药的成分机理,促进中药标准化和现代化,让西方国家更能理解和接受。另外,加强与香港联系有助于中药销售一体化,香港的国际背景和发达的信息系统必将对中药国际化大有裨益。在中医产业方面,内地深厚的中医理论体系会避免香港走入中药西化的误区。香港与内地在中医药方面的加速合作将表现在科研和产业化领域。今年9月,首届中医药全球大会将在香港召开,也是9月,世界中医药联盟将成立。来自内地、香港及其它国家的中医药人士将面对面进行学术沟通与交流。企业合作方面,中国最大的中成药生产厂家―――广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加紧与港府筹建的应用科技研究院及广京中药技术创新中心合作,意图形成京、穗、港“三点一线”的科研战线。更多的香港投资者瞄准了西南省份的中药材资源,从原材料加工及产业化生产上积极参与。黄明达指出,香港与内地中医药合作速度在SARS之后明显加快,但有两方面问题需要注意,一是合作范围偏窄,二是合作层次欠深,大多数还只局限在互开药店或进行附加值较低产品的贸易上。要更快促进中医药发展,合作重点应放在以医带药、联合研发附加值高的药品,促进中医药的产业化、现代化上,如果哪个商家看到这一点,就意味着它在中医药的国际化方面比别人先行一步。(中华工商时报)
(转摘自“中国医药经济信息网”)
≡ 查看、发表评论 ≡